第356章:突击炮_家祖左宗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6章:突击炮

第(3/3)页

0mm不等的装甲。

  车上装有一座双人炮塔,六角形,正面(前三个面)为13°倾角20mm倾斜装甲、侧面(后三个面)则为13mm。

  炮塔采用铸造工艺,而车身则用焊接工艺,焊接工艺的技术支援则来自首都第一重型机械厂。

  除此之外,为了增强防御,炮塔正面附有一块炮盾,为26mm均质钢装甲。

  而在装甲选择方面,炮塔采用的是表面硬化装甲,能够节省重量,而炮盾则使用更为廉价的均质钢。

  动力配置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搭载一台V形八缸风冷汽油机,安装的比较低。

  两种武器则代表了这型装甲车的两个用途,第一自然是他本来的出发点,提供给步兵部队当作机动支援火力。

  其上可以搭载105mm步兵炮,但出于节省资金,兵工署依然给陆军提供了另外一种选项——75mm山炮。

  老旧的十年式75mm山炮的库存很足,等于不要钱,行程较短,在炮塔内也能活动的开,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影响,威力相比于105mm步兵炮其实也不逊色。

  而且,十年式75mm山炮的改造比105mm步兵炮的改造要更方便些。

  而另一类车型则是作为装甲侦察车使用,执行纵深侦察和火力侦察任务,这一方面主要是为了弥补三三式坦克的不足。

  按照计划,侦察型车的武器为一门厄利孔MS-cal.60型20mm机炮,作为二十年代大量服役的一款机炮,国防军基本把它变成了营一级的火力,存量少说得有八九千门。

  由于其防空性能一般,所以大部分部队都更喜欢把他当成对陆武器使用,那可带劲多了。

  存量够大,威力足够,那自然就选它了。

  哎,陆军提出这个计划本来就是凑活凑话就行,只要能满足需要,管他旧炮新炮呢。

  而陆军对此也很满意,省去了不少人员培训的时间和经历,这两种武器没有炮兵没接触过,所有学校、训练营的教具都是这玩意儿。

  在仔细的看了看之后,左念微蹲下身,指着车两边的小轮子道:“这是做什么的?协助车辆越野的吗?”

  “是的,前面还有一对,这都是辅助车辆越野的,此外,我们还在轮子上优化了轮面凹槽的布置,通过轮面凹槽增大抓地力,这样在通过崎岖地时便可更好的让四个主要轮子施加动力。”

  左念微点了点头,嗯,这倒是与法国人后来的装甲车设计有点相似,增加钢轮辅助。

  接着,左念微又翻阅着技术手册,道:“一百一的动力......变速箱的扭矩能到三百二十牛米?”

  “这是我们厂的新产品......”对面的技术代表额头冒出了一点汗,看起来似乎有点窘迫,“就是目前的稳定性稍差.....”

  “哦,这样啊,那你们最初的设计是什么样的?”

  “最初的设计是使用沪厂的变速器,扭矩差不多三百牛米,稳定性比较好,但很难满足需求。”

  左念微看了一眼一旁的陆军代表,然后继续说道:“我看车子的设计不错,动力方面能提高一下最好。”.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