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必然走向,T34_家祖左宗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4章:必然走向,T34

第(3/3)页

海战开始,整个欧洲的局势就急剧升温。

  历史上,由于苏德矛盾,英国人担心苏联会进攻伊朗、伊拉克和土耳其,从而干预到英国的中东布局;同时,英国人又认为德军“不太可能”进攻巴尔干一线。如果进攻目的只能是穿过安纳托利亚威胁两伊。此时“我军应该按照计划摧毁油田和管线。”但是这个计划“有太多的弊端”,比如德军的投送能力、土耳其的态度和俄国的反应;而“没有明显的益处”,所以不太可能会选择。

  而如今,俄国早跟土耳其开干了,但却是在英国的巧妙策划下,因此队英国来说是有益的,但德国向中东挺进却让英国人如坐针毡,不仅在地中海和苏伊士加大了巡查力度,就连土耳其、罗马尼亚这些国家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过多纠缠,因此中德之间的贸易收到了较大的影响。

  相反,从美国和美洲通往欧洲的航线依然顺畅,且不太容易搜查。

  “走美洲,美国人同意吗?光打着巴西这些国家的旗号恐怕不太其作用吧?”陈霖有了些疑问。

  “不用担心,美国官方并不太在意,至于民间,德国人到底拉拢了多少人,我们也不知道。”戚殿生摇了摇头。

  “再说了,他们会做亏本生意吗?”

  “说的也是,咱们操什么心。”

  当德国派出特使商定临时贸易通道时,左念微并没有露面,他如今正在总参谋部观察一个更加重要的技术兵器。

  “确定了吗?”

  “目前能够得到了资料和影像信息就这么多了。”

  左念微看着照片上的模糊剪影,十分确信,这至少是T34的前身A32,当然,也有可能是变种。

  而后,左念微又命人搜集了设计团队的相关人员,最终得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米哈伊尔·伊里奇·科什金,他在1928年来到德国学习技术,随后返回国内,最终随着根据地的失败而再度流亡,通过国际又一次回到了德国,并在国营427厂工作,这个厂子便是大名鼎鼎的设计豹式坦克的猛士。

  这还...真是奇妙的渊源。

  T-34的诞生是历史的偶然,至少包含了苏德技术合作、科什金的天才创意和苏联本身的技术路径和基础,没有苏德之间的技术合作,苏联不会那么快的取得技术的突进,而坦克又是一个极吃系统整合能力的综合兵器,设计师和设计团队的经验与天赋在其中占到了相当高的比例。

  如今的俄国设计不了T-34,而T-34诞生在德国也并不奇怪,科什金是什么人,红军政委,他显然不可能与如今的俄国合作,而来到德国也具有太大的偶然性。

  左念微现在很好奇,它的技术细节有哪些变化。

  当然,至少可以确定的是,它会比T-34更精致,得益于德国更先进的工业,困扰苏联的装甲、焊接、瞄准镜和观察镜、电台都将得到解决。

  另外,德国人恐怕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炮塔的问题,或者从一开始就使用更大的炮塔以换取空间和人机工效的优秀。.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