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55章:不受待见的工具人
第(1/3)页
二战时期的舰载机按发动机功率来分,差不多是两档:1000~1500马力是一档,打前半场;1800~2000马力的又是一档,打后半场。
从外观上来说,三七式丙型舰载鱼雷攻击机和三七式丁型舰载俯冲轰炸机其实没有太多的变化,除了后者应用了折叠机翼,主要是换装了动力更强劲的发动机,操作性有较大改善,其他性能也有所改善。
三七式丙型舰载鱼雷攻击机武备没有什么变化,三七式丁型舰载俯冲轰炸机则可以携带500公斤航弹,但与之前的情况相同,还是需要占用较长的甲板。
另外,丁型舰轰又把前机枪捡了回来,事实证明前端火力的价值要远大于其重量,还有之前放弃的防护装甲也安装了上去,而相较于无这几样东西的状态,速度不过下降了5~6干米/时。
现在的设计基本算是这架飞机的完整状态了,即便后面再要改进,也无非是在电力系统等方面,但就本国的技术来说,这架飞机也未必能用到那个时候。
除了准备更新换代的舰载机,海军最近还接收了两艘战列舰,但接收了两艘主力舰的海军上下却也都称不上有多高兴,可以说是议论纷纷。
原因倒也简单,因为这型战列舰的状态太过于特殊——
该舰的建造是1937年左念微特批的,标准排水量30800公吨,长239米,宽30.2米,。
动力系统为12座锅炉和4台蒸汽轮机,出力12万匹马力,设计航速29节,海试1小时高速30.92节,3小时全速30.15节,8小时全速29.31节,实际表现要超出预计。
设计上没有什么特色,主要是该舰的舰炮直接使用旧炮,四艘战列舰正好承接三艘老四炮塔战列舰的炮塔。
当然,这种炮塔更替的逻辑跟“前卫”是不一样的,前卫她看上去用了老炮塔,但她的伺服系统是全新的,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人认为“前卫”能跟“衣阿华”掰掰手腕。
但29节型不一样,她承接的整个炮塔系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防护水平有限、液压驱动效率低下、供弹系统落后、电气化水平落后等,因此工作能力要差得多,是正宗的“老太太的假牙”。
指望29节型战列舰跟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碰一碰是不可能的,哪怕不提卡机炮的问题,KGV的主装甲带是15英寸垂直装甲,而且高度十分可观,对于国防军的14英寸舰炮来说,也不可能穿透。
此外,由于没有改变伺服系统,国防军的三联装炮塔依然是不具备单独炮管俯仰的功能的,而散布问题一直到1935年才勉强解决,且只更换了辽宁、吉林二舰,29节型所使用的炮塔都是没有经过更新的。
事实上,三联装炮塔本就不是成熟工具,美国的初期三联装炮塔散布非常糟糕,当然,这更多跟美国人的炮管和炮弹有关,但美国的三联装炮塔的“功劳”还是不小的,而且三联装主炮的投射能力并不能达到双联装主炮的1.5倍,没打算修老舰的美国人干脆弃疗了,意大利的三联装炮塔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