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顽固不化_大明小学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一十二章 顽固不化

第(3/3)页

渊阁设一个军机处......”

  嘉靖皇帝喝道:“够了,先不提这些,其他的措施又是什么?”

  执过政的都知道,这种改制必定是艰巨麻烦的事情,改成什么样效果也未知。

  而嘉靖皇帝现在没多大心思在国务上,十分讨厌麻烦事情,所以干脆就抛之脑后不想了,也不想听秦德威深入讲解。

  秦德威劝道:“陛下!巩固边防首先在于稳固人心,此乃根本之策!”

  嘉靖皇帝冷哼道:“区区夷狄寇边而已,岂能自乱阵脚,随意变更法度?你还是先说说经济仗、军事仗!”

  秦德威还想继续劝:“陛下若担心不测,可先选一地试行,大同就可以!”

  嘉靖皇帝又不耐烦了,警告说:“朕说不必了!”

  秦德威暗暗叹口气,又开口说:“关于经济仗,要先从酋首俺答的心思说起。

  第一,此人是北虏宗主小王子的叔父,但势力极大,将小王子部族逼到了东边辽宁镇之外。

  而且俺答与小王子多有不和。所以想接受大明册封,借大明的爵位壮大声势,并压制小王子。”

  很多年前,时人对北虏达延汗称为“小王子”,后来大明就一直用“小王子”指代北虏宗主大汗了。

  嘉靖朝时的小王子到底叫什么,秦德威这样的“全知”穿越者也不知道,因为历史上根本没有相关记录。

  由此也可以看出,大明对北虏的情报工作有多么忽视,居然连北虏名义上的宗主大汗的名字都不知道。

  “第二,酋首俺答屡屡寇边,其实只是妄图逼大明通贡而已。

  对于北虏酋首而言,入寇抄掠,获益的都是基层动手的。

  但如果能与大明通贡,那么获益的人必定是酋首俺答这样北虏上层,他们可以把持贡市、垄断经营,攫取暴利。

  所以对北虏酋首而言,入寇其实不划算,远不如通贡通商。”

  殿中其他人完全插不上话了,一个个对秦德威目瞪口呆,你秦德威为什么对俺答如此了解?

  秦德威当然了解了,历史上俺答这个人也是最有名的北虏头领之一,做梦都想与大明通商开边市。

  他前前后后打了几十年,花了几乎一辈子时间,就只为一个目的,与大明通商。

  但嘉靖皇帝性格执拗,无论打成什么样,死活不肯同意俺答通贡。哪怕庚戌之变被迫答应开边市后,一年后就毁约了。

  在原本历史时空里,最终俺答达成心愿,还是在嘉靖皇帝驾崩以后。

  听到秦德威提及通贡之事,嘉靖皇帝很生气的说:“这不可能!大明岂能被迫与蛮夷通贡?这样与城下之盟又有何区别?”

  秦德威只能再次解释说:“陛下!通贡只是一种手段,其中多有可加利用之处。其一,可以是缓兵之计,借着通贡名义,整备边防,赢得喘息之机。

  其二,可以掩护我方的一些行为,就好比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例如夏言所提及别的复套,可以让通贡边市开在东边掩护。

  其三,关于通贡边市的地点,可以设计的很微妙,挑起北虏内斗。

  其四,通过边市,可以收买北虏人士为我所用,不然连个向导也没有!”

  嘉靖皇帝根本不想听这些,拂袖怒道:“看在天下人眼里,就是北虏入寇,我大明君臣心生畏惧被迫通贡!通贡之事,绝对不可议!”

  秦德威无可奈何,硬着头皮说:“陛下!任何战争都要有明确的政治目的,不能毫无目标的盲目作战!

  不知诸君可曾想过,我大明对北虏作战的目标又是什么?

  正所谓野火吹不尽,春风吹又生,北虏杀是杀不完的,就算大明获得大胜,也不可能彻底根除北虏。

  所以依照臣的设想,战争打到最后,必须要尽快的将军事胜利转化为政治胜利和经济胜利。

  尤其是经济胜利,这才是最长久的思路,通贡通商其实也是一种控制手段!”

  嘉靖皇帝顽固的拒绝说:“即便通贡也是赢了以后的事情,现在绝不考虑!”

  秦德威无语,嘉靖皇帝实在太顽固不化了,也太难搞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