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百家争鸣始_人道永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一章 百家争鸣始

第(1/3)页

  自法家、墨家,先后背离百家阵线,倒向汉廷之后。

  百家又数次集会,商议应对汉廷的学术垄断,然都无疾而终。

  至四月下旬,法家入稷下学宫的第一批弟子,开始陆陆续续走出稷下学宫,腰悬铁尺游走汉廷治下九郡,宣扬法家“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之理念时,百家终于有些坐不住了!

  尤其是与墨家同为九州三大显学的儒道两家,自四月下旬始,就不断的遣人来陈县拜见陈胜,商议各种细则。

  很显然,他们也同样懂得‘思想的阵地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的道理。

  五月初一,汉廷的小麦收割的步伐,刚刚从豫州进入兖州地界。

  是日,儒家入稷下学宫讲道的先头部队,抵达陈县!

  陈胜授意李斯,代他于西城门内相迎。

  而他自己,则隐匿于内城城门楼,悠然的准备看上一出大戏!

  时值晌午,阳光明媚。

  一行壮观的牛车,出现在西方马道的尽头,伴以整齐浩瀚的儒家经典吟诵声,“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城门楼上,正坐于一条云纹檀木矮几后的陈胜,倾听着悠远而清晰的吟诵声,薄薄的唇角微微往上一挑,低声自言自语道:“有趣……”

  都说儒家养浩然之气、修君子之身。

  可这些君子,心眼也不见得大啊!

  前脚折了面子,后脚就想找回场子!

  不过没关系。

  现在有人比他更着急!

  百家争鸣的好处,莫过于此。

  陈胜眯起双眼,笑得像一只偷到了母鸡的狐狸。

  “噗噗噗……”

  架在红泥小火炉上的黑铁水壶喷出一股柱状的白气儿,水开了。

  陈胜不紧不慢的提起黑铁水壶,缓缓将沸腾的开水倒进身前的陶土茶壶里,有条不紊的洗茶,泡茶……

  陈县原本是没有茶叶,也没有饮茶这个风气的。

  自从陈胜开始喝茶后,陈县便有了茶叶,也有了喝茶这个风气。

  上行下效,莫过于此!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浩大的吟诵声中,百十架满载竹简的牛车车队,浩浩荡荡驶入西门外。

  陈胜放眼望去,就见每一架牛车上都端坐着一位儒生,无论老少,尽皆身穿玄色儒袍、头戴羽冠,正襟危坐,手持竹简目不斜视的高声吟诵着。

  单单这股‘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昂然气势,就胜过了当初三百法家门人腰悬铁尺入陈县的气势好几里地那么远!

  引得无数陈县百姓蜂拥至西城附近观看……

  “来者止步!”

  就在牛车队伍即将驶入翁城之时,一声中气十足的呼喊声,竟压下了这百十儒生的吟诵声。

  陈胜闻声一抬头,就见一名头戴獬豸冠、身穿束腰玄色劲装、腰悬无刃铁尺的法家门人,挺胸抬头的大步走出瓮城,孤零零的一人阻挡在一眼望不到头的牛车面前。

  一人面对百十儒生,非但未露怯,气势竟还略有胜出!

  “好戏开场了!”

  陈胜提起陶壶,悠然的拉出一道银亮的水线,将茶汤倒入茶盏里,然后捏起茶盏,一边继续看戏,一边美滋滋的小口小口抿着。

  整齐吟诵声渐止,浩大的牛车队伍在一声声吁声之中,停在了瓮城之外。

  就见牛车队伍的最前方,一名须发花白的苍老儒生,颤颤巍巍的起身,一丝不苟的捏掌作揖,沉声问道:“敢问足下何人,何故阻拦吾等去路?”

  这名法家门人为何阻拦他们去路,自然是秃子头上的虱子,一眼可知的事。

  但开喷之前,总的走一遍程序嘛!

  “余只是陈县一路人尔,区区贱名,不足挂齿!”

  那名法家门人按着铁尺,义正言辞大声回应道,洪亮的声音不只城门楼子里的陈胜能听见,连带着城门内围观的众多陈县百姓也都能听见,“阻拦列位之车架入城,只因列位之车架,不应入城!”

  路人?

  你骗人!

  你分明就是法家门人!

  一架架牛车上端坐的儒生,摇晃着身躯往前方张望,虽未露忿怒之色,但先前那股子“人多势众”的整齐气势,明显有些散乱。

  为首的那名老儒生倒是还沉得住气,面色不变的再揖手:“吾等所乘之牛车,为何不能入城,还请高士教我……”

  这名法家门人侧身避开了老儒生的求教之礼,高声回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