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川日月(求订阅)_人道永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川日月(求订阅)

第(1/3)页

  空荡荡的郡守衙大堂之下。

  一身天青色深衣的陈胜,脚踏月牙白长靴,负手立于一幅巨幅之上!

  这是一副由数张丈余见方的厚实帛布,拼凑而成的大周十二州舆图。

  是的,是十二州。

  而非九州。

  九州之称,承袭夏禹划分九州之说。

  原是准称,九州便是九个州。

  后世易时移,九州疆土几经变化,九州就成了虚称、代称。

  真正的大周疆域,乃是十二州:幽州、冀州、并州、兖州、司州、豫州、徐州、荆州、青州、扬州、雍州、益州。

  此刻陈胜脚下这张舆图。

  乃是他结合对前世祖国疆域的记忆,再阅览家中以及郡衙内留存的诸多地势资料之后,亲自手绘大致框架后,再交由画师草绘而成。

  犹是他翻阅了大量现存地势资料,再苦苦回忆祖国的大公鸡地图好几日。

  脚下这幅大周十二州舆图之上,依然只有幽、冀、兖、豫、徐、扬六州,有较为清晰的郡界、治所、驰道马道、名山大川等等标识。

  其余六州,尽皆空白一片……非是完全一无所知,而是资料太少,陈胜宁可空着,也不肯留下错误的地理信息误导阅览者。

  但即便是如此粗糙、模糊的十二州舆图。

  站到舆图上,依然能直观的看出很多东西。

  比如除都城洛邑所在的司州未曾设置州牧之外,另外十一州皆设有州牧。

  而十一位州牧之中,有三位姬姓王族州牧、两位姬姓分支州牧。

  其余的六位,也皆是陈胜记忆中鼎鼎有名的春秋诸侯国后裔。

  其中,又犹以齐吕一族最为鼎盛,主脉伯昌公为青州牧,支脉不韦公为兖州牧……

  更有意思的是。

  由三位姬姓王族出任州牧的荆、益、豫三州,不但以靠山石之势,紧紧拱卫着帝都洛邑所在的司州。

  且这四州本身就连成一片!

  就大周十二州舆图的整体形势而言,这四州已经占据九州半壁江山……而且还是没有任何强悍异族环伺、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的半壁江山。

  还有。

  齐吕氏一族,支脉兖州牧不韦公这一支,在坚决抗击黄巾军。

  而由主脉伯昌公坐镇的青州,却好像是连半分涟漪都没能掀起来,就轻易而据的落入了太平道手里……

  陈胜结合着十二州舆图,琢磨着今日才送到的朝廷和州府的两道行文。

  越琢磨越觉得有味道。

  越琢磨越觉得思路清晰。

  越琢磨,对“枭雄”这两字儿的认识,就越是深刻!

  鲁迅先生说得果真不错,愚昧年代的史书,每页都歪歪斜斜的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大字,可扒开字缝,漏出来的,却都是数不尽的“吃人”二字!

  都是玩战术的行家。

  陈胜由衷的佩服这些目光纵横九州、手笔穿越时空、意志超越生死的厚黑学大拿。

  与他们熔炼日月山河入胸怀的大气魄相比。

  他的这点算计,如同贩夫走卒般蝇营狗苟,难登大雅之堂!

  不过他一点都不感到自惭形秽。

  甚至觉得自己这点小家子气,其实挺好的。

  虽说他这点气量。

  上不得九鼎食,流芳百世。

  下不得九鼎烹,遗臭万年。

  可他至少,能做个人……

  就在他辗转于九州万里山岳,心神飞跃时空长河,以旁观者清的角度欣赏这些厚黑学大拿隔空交手切磋之际。

  一阵嘈杂的大呼小叫声,忽然从郡守衙外传了进来。

  将陈胜的心神,从时空长河之中拉了回来。

  “大人、大人,请让小人先行通报啊……”

  “起开,老子来找他,还要给他通报?反了他了!”

  听到熟悉的不耐烦训斥声,陈胜忍不住笑了笑,转过身望向大门外。

  就见满脸络腮胡、形象越发粗豪的陈守,裹着一件灰扑扑的大氅,按着刀大步流星的跨入郡守衙大门。

  两个褐衣谒者惊慌失措的佝偻着腰,小跑着跟在他身后,拦也不是、不拦也不是。

  “孩儿拜见父亲大人。”

  陈胜捏掌,一丝不苟的向陈守行礼。

  陈守瞅着眼前高冠博带、气息越发沉静的陈胜,眼神中既有克制不住的关切之意,又有恼羞成怒的不满之意:“你崽子好大的架子,老子来见你,还要通报?”

  陈胜听言,没好气儿的冲他翻了个白眼。

  这样的表情,很不郡守。

  但对陈守做这样的表情,他却是半分心理障碍都没有。

  他没有搭理陈守的胡搅蛮缠,转而温和的笑着冲那两个吓得脸色煞白的谒者挥了挥手。

  “好了,你们又没有做错什么,紧张个啥?这是我爹,他蛮不讲道理,我也只能听之任之,你们下次见着他老人家,别拦他了,嗯,我代我爹向你们道歉,你们没做错,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很好!”

  陈守一听,脸儿都黑了:瘪犊子,你指桑骂槐说谁呢?

  两名谒者却是被他吓得险些跪到在地,惊恐欲绝的一揖到底,头都不敢抬的连声道“不敢不敢”。

  陈胜见状,无奈的再次挥了挥大袖,放缓了声音说道:“好了,下去吧,嘱咐庖厨,将今早送来的鹿肉烹上一锅,再取一瓮虎骨酒,一并送来。”

  “唯。”

  两名谒者见陈胜的确没有怪罪之意,心下大松一口气之余,竟还生出了一股子“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将以国士报之”的激动涕零之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