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当头一棒_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1章 当头一棒

第(2/3)页

赖外国公司。

        重复引进,缺乏规划,1986年前后,沪市共引进12条彩电生产线,两年后,只有7条在运转,其余的全部闲置报废,此类现象,在各行业和地区比比皆是。

        在引进热中,泥石俱下的事情常常发生,比如青江省通过港岛的一家贸易公司,从意大利和联邦德国引进了一套混凝土输送泵,结果发现竟是30年前的旧设备,整套设备除了标牌是新的之外,其他部件都已磨损不堪。

        诸如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对于国家来说,大量的浪费让外汇白白流出,让原本外汇储备就不多的国家更是捉襟见肘,到八六年底,全国的贸易逆差达到创纪录的137.8亿美元,相当于出口总额的52%。

        对于企业来说更是造成了不必要的竞争,以至于为后来的通货膨胀埋下了伏笔,在八六年一年就有9个省市一起从意大利某家公司引进了9条同一型号的“阿里斯顿”电冰箱生产线,每条生产线的价格均为3000万元,年生产能力30万台。一时间,中国先后产生了徽省美菱、牡丹江北冰洋、南京伯乐、沪市远东、景德镇华意、重庆五洲、宝鸡长岭、兰州长风和中意冰箱,组成了所谓的“阿里斯顿九兄弟”。

        在其后的家电抢购热中,这些企业还都风光一时,成为当地的利税大户,极盛时,而10年后,8家早已不复存在,仅剩美菱一家………。

        国家和企业在这一时间内都陷入了一种脑袋发晕的状态,凡是国外的东西就认为是好东西,可实际上,有很多技术比之国内都要落后一些,可是没有人专注这些,大量过时乃至报废生产线被引入国内,虽然在繁荣市场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另一方面也让国内相关行业自主研发的积极性埋下了隐患:既然国外有,为何还要花费大力气研发自己的技术?

        刘琅认为,国外的技术虽然要比国内技术强,但是不要忘了,国内的企业,不管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企业,他们才是亲儿子,国外技术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提高自己的技术才是根本,只有把重点放在国内的企业上,那些产业工人才会受到重视,才会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如果只是一味的仿造,这些人最终的结果也只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