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混乱的多种经营公司模式_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70章 混乱的多种经营公司模式

第(2/3)页

是还没有完全成功,外界不显而已。

        华夏大学成立多种经营公司带动了一大批同类公司的成立,首都大学也有样学样,成立了一家差不多的公司,不过效益差得多,华夏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每年光是得到的变形金刚模型分红就高达两百多万美元,比得上一家大型国企的利润了,即便这几年没什么产品问世,华夏工业科技活的也是非常滋润。

        华夏大学和首都大学都是科研机构,他们成立多种经营公司的目的是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也算是适应市场经济的一种方式,还有就是企业,比如说阜城矿务局,原来是以采煤为主的大型国企,成立多种经营公司后就可以向其他行业发展,例如土建地产,阜城市第一批房地产商们就是这些多种经营公司的负责人。

        不仅是阜城,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代的房地产商人都是一样的方式,比如二十年后最著名的连海市万大公司,最初也是靠着国企的多种经营公司起家的。

        地产行业靠的是这个路子,其他行业也差不多,比如“联想”集团的杨志传,他原来是国家计算机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觉得工作无聊就拉出一干人马成立了一个多种经营公司,先是代理岛国的打印机,到了九十年代初期发现了电脑的好处,于是开始卖电脑,最终建立了联想集团。

        企业成立多种经营公司是大势所趋,但如果是有政府背景的部门成立多种经营公司,那他们就会扰乱市场,其中最具典型的就是电力部门。

        电力部门和其他部门不同,需要的管件都是特种设备,不是谁都能做的,比如高压管件,核心部分很多都依靠国外,当然,自己也有核心技术,例如高压输电线路的铺设,在世界范围内都算是领先。

        正因为电力材料的特殊性,方方面面的审核非常严格,这就养成了想要“霸占”他人技术的坏毛病。

        如果电力系统光是干些审核批准的事还有情可原,但他们看的多了就也想做点什么,于是也想着成立什么多种经营公司,手里面掌握着很多企业的核心技术,干起来简直是分分钟的事情。

        于是那些可以接触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