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中德共赢_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35章 中德共赢

第(2/3)页



        安德鲁斯公司的成功又激励了一帮小企业,在德国这个工业科技非常强大的国家,竞争自然也非常激烈,像大众、奔驰这种超强大公司就不必说了,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光是专利就拥有数百个,在市场上拥有绝对的优势。

        不过,在工业产品细化到极致的市场里,即便如大众这种公司也不可能包揽所有零部件,和他们合作的企业多达百家,有的企业为他们制造曲轴,有的企业为他们制造变速箱,甚至某一个不大的零部件都是由一家企业专门提供。

        这些企业产品相对单一,技术含量也不是太高,只靠着一些独有的工艺获得订单,那压力就很大了,面临着其他企业淘汰的危险。

        在这方面德国工业就和岛国工业有着巨大的不同,岛国的工业是风田模式,也就是依托一家超强的企业形成一条产业链条,那些为风田公司服务的制造厂根本就不接其他厂家的订单,他们只为风田服务,风田需要什么样的零部件就下订单,这些企业无论如何也能给制造出来,这更像是一种按需分配。

        风田模式有好有坏,好处就是形成了岛国独有的匠人企业,很多企业职工都很少,甚至算上厂长都没有十个人,他们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产品身上,前些年中国有一些企业到岛国考察,发现他们的产品非常好,想要购买一些,但全部都被对方婉言拒绝,因为这些企业根本没有销售部门,要想购买产品只能找专营销售的株式会社,这就避免了他们为了销售而分心,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研发产品上,甚至都近乎痴狂。

        这些企业对产品太过精深,甚至都到了极致,正是他们这样的企业支撑起了岛国的那些大公司。

        不过这弊端也有不少,如果大公司要是倒霉了,那么这些小公司很可能就会立即完蛋。

        德国的企业就不一样了,他们有着独立的经营权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