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5章 金融危机下的机遇_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35章 金融危机下的机遇

第(3/3)页

非常快,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就比较慢。

        在前世,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第三产业发展极为迅速,依托廉价劳动力和市场的优势飞速发展,曾经创下连续数年增长速度达到百分之十五的奇迹。

        大量蓬勃发展的服务业带来就是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但相比较之下工业的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工业发展就滞后了很多。

        这种发展其实是符合大形势的,毕竟相比较之下,工业企业见效很慢,产品生产周期长,成本还高,跟服装、食品以及小商品没法比,以个人来说,私人企业很少从事工业项目的,因为前期投入太大,资金上就不具备条件,比如现在的万和集团、格美空调集团、海而集团等等,企业的前身都是国有企业,经过改革后才成为了私人企业,虽然在改革过程中也投入了大量资金,但也得到了大量的设备、土地和厂房,并不算吃亏。

        像刘琅这样从头开始凭空而起的工厂在全国来说凤毛麟角,几乎就是刘琅一个人这么做的,这么做的前提就是你真的有钱。

        工业发展的规律就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正常的发展规律是从无到有然后再逐渐研发,最后生产出高科技产品来,这种方式也是西方国家工业发展的历程,但前提是需要时间,至少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如宝马、大众这样的公司都是这么发展起来的。

        但国家等不及,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本来就大,再来个五六十年,那差距可能更大,所以国家的工业化高科技的研发都是由国企主导,我宁肯前期赔钱,也要把技术给弄出来。

        在前世国家的工业化同样是由国企来主导,只是这个过程没有这一世那么受到重视,发展的效果也很不明显,什么芯片产业、电脑产业几乎就是一片空白,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国家才重视起来,结果就是跟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这一世就不一样了,八十年代中期国家就开始在工业产业方面加大投入,提出来了工业高科技发展的规划方针,针对芯片产业、数控机床、现代化制造业做出来详细的部署,建立了一批企业。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