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告御状_汉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三十六章 告御状

第(2/3)页

头男尸,老两口听后急忙前往。

  朱天魁和妻子来到云龙山西小树林,看见地上果然躺着一具无头男尸,从那熟悉的衣着上断定必是儿子无疑。

  老两口一头扑过去呼天抢地大哭起来。

  接着,朱天魁跑到洛阳府衙击鼓报案。

  洛阳县令宁宏是个不学无术、见钱眼开的主儿,他之所以能身居要职,不是别的原因,而是由于他的老父乳虎宁成是皇帝之前眼前的红人的缘故。

  听说出了人命案件,他认为捞钱的机会来了,立即带上人马前往云龙山侦查。

  至现场,果见地上躺着一具无头男尸,尸体下面有一滩血,周身无其他伤痕。人头哪里去了?

  洛阳县令宁宏也想不出个道道来。

  他对朱天魁说:“先把尸体抬回家料理后事,待拿到凶手后,再替你儿子伸冤。”

  朱天魁急忙跪下,可怜巴巴乞求道:“老爷,只要能把我儿子头找回,使他全尸入殓,我愿出白银1千两。”

  白银1千两,不是一个小数目字,洛阳县令宁宏听后大喜过望,心里打起小九九,于当天便贴出告示,告示上言明重奖寻找人头。

  可是十多天过去了,没有人前来献头。

  洛阳县令宁宏正想把那1千两白银独吞时,一天,一个名叫花三的年轻人前来领赏,说他在黄河一处浅滩里发现一颗人头。

  听说找到了人头,洛阳县令宁宏急忙让花三领路前往。

  至黄河岸边,花三下了水,从水中轻而易举地摸到了一颗人头。

  人头被河水泡得腐烂不堪,面目全非。

  朱天魁盼儿心切,稀里糊涂领回家去,和儿子躯体一起装进棺材埋掉了。

  洛阳县令宁宏仅给了花三20两银子,剩下的那980两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三个月过去了,洛阳县令宁宏原来答应一定缉拿凶手,但到后来却把案子扔在了脑后,再也不闻不问。

  一天,朱天魁出外行医,半道上碰到一位腰挂鹌鹑袋的翩翩公子。

  他瞅着那鹌鹑,觉得挺眼熟,再一看,正是儿子朱立平时玩的那只“五色玉顶无敌将军”,而且连那只鸟袋都是自己家里的,金线挑花,正是出自孩子他妈的手。

  这真是冤家路窄,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朱天魁不由分说,把年轻人扭上就走,一直拖到洛阳府衙,击鼓报案。

  洛阳县令宁宏听说抓到了凶手,立即升堂,朝年轻人厉声吼道:“杀人夺鸟的贼子,还不跪下!说!你是怎样杀害了朱立的?”

  年轻人叫丁刚,原籍淮阴,后来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奔洛阳姑姑家。

  姑夫在洛阳北门街经营着一家招商客栈。

  一年前,丁刚认识了住栈的商人胡昌运并且成了朋友。

  三个月前,胡昌运在客栈面前买得那只“五色玉顶无敌将军”,后来要去河东送货,只好把鹌鹑送给了丁刚。

  把丁刚收监后,洛阳县令宁宏对朱天魁叫苦道:“朱先生是个明白人,现在这桩案子又扯到了河东,不去吧,抓不到真凶;去吧,路上劳累且不说,光住宿吃饭开销,恐怕没有  2千两银子下不来。”

  朱天魁为儿报仇心切,说道:“大人的意思我明白,只要能为我儿子报仇伸冤,2千两银子我出了!”

  朱天魁当晚送去了2千两白银。

  洛阳县令宁宏得了  2千两白花花的银子,利欲熏心,明知丁刚不可能杀人,却仍然移花接木地把丁刚当作了替死鬼。

  他当天晚上精神抖擞重新审讯丁刚,道:“罪犯丁刚,明明是你合谋杀害了朱立,现在却把自己推了个一干二净,说!你是怎么杀害朱立的?”

  丁刚大喊冤枉,死不承认杀害朱立。

  洛阳县令宁宏见丁刚拒不招认,吼道:“大刑侍候!”

  如虎似狼的差役们把丁刚按倒,棍棒如雨点,直打得丁刚皮开肉绽,但丁刚始终不承认与胡昌运杀人夺鸟一事。

  “不招认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