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南亚战火(一)_乾隆四十八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九十八章 南亚战火(一)

第(3/3)页

向,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城市的西部和北部构筑炮台,但是天不遂人愿,一场瓢泼大雨让他的计划受阻。在这期间,法国人用自己的24磅炮和北海镇提供的12磅炮对英国人进行猛轰,导致英军施工人员损失惨重。

  到了8月12日,克莱门特上校将北海镇卖给他们的十二门12磅炮全部集中到了城市北部,对着英军的炮台工事和战壕实施持续不断的打击,甚至连英军总工程师乔治.莫尔中校也死在了炮火之下。

  这年月欧洲各国炮兵所使用的炮弹大同小异,主要是实心弹、葡萄弹、罐装霰弹、以及各种分射弹。至于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开花弹”,由于这年月的黑火药还不具备高爆威力,所以其作用只是震荡而非碎片效应,且射程仅有几百米。

  而北海镇12磅炮所用的炮弹则是与众不同。整颗炮弹的圆形弹壳由钢制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弹壁更薄,从而携带更多的霰弹和爆炸火药,在顶部装有一个手动调节的时间引信,爆炸药的装药位于炮弹底部。发射时位于炮弹顶部的时间引信被触发,随后传送到引信底部的爆炸药,引爆后将钢外壳击破并释放霰弹。

  说白了,这玩意其实是仿自另一时空英国人在1852年改进的“榴霰弹”。该炮弹的早期型号已经在九年前由一名叫“Shrapnel”的皇家炮兵中尉发明,而历史上英军直到1804年在苏里南的战争中才正式使用。

  另一边,英军虽然损失惨重,可指挥官雷斯韦特上校早有心理准备,炮台是无论如何也要建起来,反正印度雇佣兵的命不值钱。到了8月21日,大批土著雇佣兵顶着法国人的猛烈炮火,终于将被称为“皇家炮台”的主炮台修筑成功,第二天上午,英军的24磅长炮向法军开火还击。

  在另一时空的历史上,英军在城外的两座炮台一发威,法国人当天就顶不住了,第二天干脆投降。而在本时空随着两千发北海镇的炮弹被运进本地治理,英军的悲惨处境还远未结束。

  之后的十几天里,由法军和北海军的炮兵组成的十八个炮组大发神威,一边和英军的两座炮台对轰,同时还对英军的外围阵地实施密集炮击,让英军的伤亡数字从四百多人扩大到了一千多人。

  英军指挥官布雷斯韦特上校此时已经是骑虎难下,出发前他可是雄心勃勃,真要灰溜溜的回去那可太丢人了,所以只能咬着牙硬撑,并请求马德拉斯方面支援更多的火炮。

  丁国峰在时刻关注本地治理的战事进展同时,通过已经能用普通话交流的阿里王子向蒂普苏丹传信,他打算让对方在一个月后出兵。

  蒂普苏丹对此求之不得,要知道去年结束的“第三次英迈战争”让他倍感耻辱,愤愤难平。当从儿子口中得知北海军将会大举出兵痛击英国人的计划,立刻就开始了总动员,其中北海镇为迈索尔训练的三千名新式陆军将是他对付英国人的主力。

  他意在通过这一仗,将割让给英国人的马拉巴尔、塞勒姆、贝拉里和阿南塔普尔四个地区全部收回。

  另一边,位于迈索尔王国西北方向的孟买总督府得知蒂普苏丹的动向后,立刻派船向马德拉斯方面通报,然后便联络北方的马拉塔人准备出兵;而马德拉斯总督府在几天后得知情况,也派出使者联络海德拉巴方面,请求对方出兵。

  正在加尔各答的康沃利斯闻讯后大吃一惊,他敏锐的察觉到迈索尔的蠢蠢欲动,肯定和北海镇脱不了干系,而本地治理的久攻不下也是重要原因。他随即坐船前往马德拉斯督战,同时命令布雷斯韦特上校务必须要在9月底之前拿下本地治理。

  到了这时候,除了正在交战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和法属印度,德干三大政权和北海镇都在摩拳擦掌,一场将波及整个南亚次大陆的战火已经箭在弦上。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