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火力展示和北海镇来客_乾隆四十八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七十章 火力展示和北海镇来客

第(3/3)页

所以直到9月底才抵达南洋。

  另外邓飞他们在北上的途中,先是去会安接了趟人,然后便在途径琉球的时候停留了两天。他们除了去探望了大病初愈的继承人尚温,还和担任三司官的蔡世昌进行了一番友好交谈。听说邓飞他们要回北海镇,蔡世昌当即提出要派遣“谢恩使”一同北上,向赵新表示感谢。

  虽说琉球经历了一场战乱,首里王宫也遭到了破坏,但国家的贸易权和控制权已经拿回,彻底摆脱了附庸国的身份,再也不用向岛津家缴纳每年一千石粮食的“纳款”。光是这一点,北海镇对琉球已经是恩同再造。再有就是北海军的军医彻底治愈了尚温的伤寒,这又是一桩大恩。

  之前说过,琉球王国的政治结构是世袭制,只有首里、泊、那霸、久米这四个地方的人能入仕为官,但是高级官员都被控制在向、翁、毛、马四大姓手里。其中向氏其实就是尚氏,而翁、毛、马三家则是代代跟尚氏通婚。

  然而一场平乱之战结束后,四姓损失惨重,很多人都是因为依附岛津家而丧命于战火,而出自久米村的蔡、郑、林、程四家则借机崛起。

  眼看形势比人强,背后又有何喜文撑腰,向、翁、毛、马四家不得不低头。八家士族经过一番商议,重新划分了“蛋糕”。尚家继续担任正一品的监国,蔡世昌名正言顺的成为从一品的三司官,并担任国师,负责教导年幼的尚温;同时其他三家久米村人也从低级官吏的身份一跃成为世袭高官家族。

  这次随同邓飞一起北上出任“谢恩使”的,就是蔡世昌的副手--正二品的“三司官座敷”郑章观。此人来北海镇的目的除了谢恩,还身负一个重要使命,考察北海镇,判断是否值得马上改换门庭抱大腿。

  雷神号进港停稳放下舷梯后,熙熙攘攘的人流一波一波的先后登上码头,在和前来迎接的陈青松、于德利等人进行了一番亲切的寒暄后,便在凛冽的寒风中急不可待的上了一辆辆四轮马车,朝着各自的目的地匆匆而去。

  这些人里有受法国东印度公司总督和阮福映所托,前来和北海镇商谈扩大合作的伯多禄一行;有琉球来的使团;有从会安来的叶家父子和几个明香社的商人;还有被晒的黑黝黝的江藩、钟怀,以及两人在南洋收的六七个学生。

  要知道北海镇自肇建以来,还从没有一次来过这么多到访者。虽说邓飞提前发了电报通知,不过民政为了安排这些人各自的住处,还是忙了个脚不沾地。

  等船上的人都下的差不多了,码头上迎接的人群和马车也都走光了。十几分钟后,从港口的大门处突然驶进来一辆乌黑发亮、车门上带有金色北海军军徽的四轮马车,后面还跟着一辆可以坐十六人的大型四轮马车。过不多时,两辆车便稳稳的停在了雷神号的舷梯旁边。

  又过了一会,就见从雷神号上走下了一群人,为首的正是邓飞,而跟在他身后的除了警卫,还有七八个亦步亦趋的女人和提着行李的男人。

  这些人走下舷梯时,黑漆马车的车夫已经将车门打开,放下了脚踏板。当邓飞搀扶着一位裹在厚厚皮裘里的年轻女子走到车前,那女子好奇的朝四下看了看,轻声道:“老爷,此地便是北海镇么?”

  “这是鲸鱼湾码头,离北海镇还有一段路呢。赶紧上车吧,北海镇的天气跟南方不同,冬天冷的厉害,别冻病了。”

  等邓飞和那女子先后进了车厢,几个警卫便招呼着其他人拿着行李上了那辆大车。随着马车开动,邓飞伸出手捂着年轻女子的纤纤玉手不停的哈着热气,一脸关切的问道:“冷吗?”

  年轻女子微微笑道:“还好,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穿皮裘,很暖和。”

  “怎么样?还难受吗?”

  “妾身已经好多了,老爷不必担心。”

  “回家好好休息一下,明天带你去医院做个检查。”

  年轻女子好奇的看向窗外,一栋栋外形怪异却又不知名的建筑从眼前飞快的略过,不由喃喃道:“原来这就是北国。”

  此人正是那位出自安南嘉定陈家,送到邓飞身边后又被阮福映册封为“贞丽郡主”的女子,名叫陈玉琬。

  自从巴城的局面稳定下来后,已经食髓知味的邓飞还是忍不住寂寞,派船把陈玉婉从嘉定接到了巴城。一番努力耕耘下,很快就怀上了,这下可让邓飞乐疯了,于是便趁着回来休整准备,把自己的女人也带了回来。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