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满清的灭国之战(二)_乾隆四十八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零一章 满清的灭国之战(二)

第(3/3)页



  话说从十七世纪末开始,马达加斯加北部的安通吉尔湾和南部的多凡堡就成了印度洋海盗的避风港。比如鼎鼎大名的“基德船长”、亨利·埃弗里、以及托马斯·图都曾将安通吉尔湾和圣玛丽岛作为他们的行动基地。不过从1720年开始,欧洲海盗们的黄金时代便进入了尾声,眼下印度洋上的海盗主要是阿拉伯人。

  这伙海盗的头目是一个叫贾拉赫玛的家伙,手段残忍,性情凶残,手下人数高达两千多人。他们以阿拉伯半岛上的霍尔哈桑和安通吉尔湾为基地,常年在印度洋、红海和波斯湾掠夺过往商船;丝绸、布料、香料、珠宝、硬币、黄金和白银,就没有他们不抢的,偶尔也会从商船上贩运的黑奴里招募船员。

  顺带提一句,在后世的很多关于海盗的艺术作品里,海盗头目常常会被描绘成戴着个眼罩的独眼。不过根据英国人的历史资料记载,贾拉赫玛才是最早佩戴眼罩的海盗头目。

  果然,当船队途经马尔代夫的时候,一支由二十多艘大小船只组成的海盗舰队突然从西北方向冒了出来,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跟踪观察后,不知死活的海盗们便向雷神号发起攻击,试图俘获这条巨大的怪船。然而随着北海一号、二号亮出獠牙,以及设在雷神号船舷两侧的八挺重机枪开火后,气势汹汹的海盗们便遭遇了有生以来最沉重的打击--击沉七艘,俘获三艘,其余的则掉头逃回了阿拉伯海。

  邓飞也懒的去追,他命令各船将那些落水的海盗打捞上来,将他们拘押在了雷神号的一个货舱里,然后便由雷神号拖拽着三艘帆船继续向西。他打算到了波旁岛就把这三条船卖了。

  说起法国人在西印度洋上最早的据点,其实是在马达加斯加东南部的多凡堡,波旁岛最初只是个流放地。之后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波旁岛上的居民已经接近了五万人,其中有四分之三都是黑人奴隶。

  多凡堡的没落,其实源于1672年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当时一艘载有多名法国妇女的船经停多凡堡,船上的女人原计划是送往波旁岛--给那里的定居者当老婆的。谁知这些女人居然半夜跳船逃跑,留在了多凡堡,嫁给了这里的法国人。问题是这些法国男人已经有老婆了,现在为了“美丽”的法国女人,他们便和之前娶的安塔诺西人离婚了。结果到了这一年的圣诞夜,被点燃怒火的安塔诺西人向多凡堡发起了攻击,两千多名法国人遭到屠杀,尤其是那些抛妻弃子娶了法国女人的......少数幸存者最终逃往了波旁岛。

  这件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始乱终弃是会要人命的。

  雷神号和中国人的到来,在波旁岛上引起了轰动,上万人争相来到圣丹尼斯城的海港上眺望这艘蓝白两色的“巨舰”,至于北海一号和二号这两艘风帆舰就变得不那么显眼了。得亏船上有从本地治理来的法国人,上岸后出示了本地治理总督勒克莱尔的亲笔信;得知消息的波旁岛总督莫里亚蒂随即同意北海一号、二号和另外三条俘获的海盗船进港停泊,并带领手下卫队亲自前往港口迎接。

  见到邓飞后,对方那流利的法语让莫里亚蒂惊讶万分,他随即邀请北海镇的使团前往总督府做客,晚宴过后,邓飞他们谢绝了在总督府下榻的挽留,而是回到了船上休息。

  他不回来不行啊,赵新和他约定的碰头时间就在这两天。

  子夜时分,圣丹尼斯的港口上更阑人静,除了停泊的船只被海浪带动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偶尔也会响起执勤巡逻的法国士兵的口令声。此时北海一号上的水手们都已经进入梦乡,甲板上只有邓飞额鲁和船长海平之各自拿着个夜视望远镜,站在船舷两侧,四下张望。

  突然,一个人影出现在了北海一号西面二百米外的海滩上,转瞬即逝。又过了一会,那人影又出现在了一百五十米外,停留了大约半分钟后,又再次消失。

  当人影第三次出现在距离北海一号三十米外的地方时,额鲁已经看清了对方的身形,他激动的来到邓飞身旁,轻声道:“来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