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江湾忽过火车来_乾隆四十八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三十章 江湾忽过火车来

第(3/3)页

驶过。得亏这一段铁路道旁每隔五十米就安排了铁路警察和士兵值守,又修建了铁丝护栏,否则那些远道而来的赫哲人和鄂伦春人恨不得站到铁轨上一看究竟。

  十天后,坐镇吉林乌拉城的福康安接到密探禀报,北海镇在混同江以北修筑的那条用四根钢轨搭建的千里大道已经完工。北海镇不知用了什么邪法,居然能让一辆黑色冒着白烟的钢铁怪兽拖着两节车厢,上面坐了至少数百人。那怪兽行动之际声势惊人,仅用了一炷香多一点的时间,便走了二十多里。

  “一炷香,数百人走二十多里......不好!”福康安沉思半晌后,猛然从座位上起身,脸色变得有些苍白。

  古代一个时辰分为八刻,也就是上四刻下四刻,每刻约合后世的15分钟。一炷香是一刻钟,能走二十里,一个时辰岂不是能走一百六十里?十个时辰就能走千里!

  这事怨不得福康安震惊。在他看来,北海镇有了那样的“钢铁怪兽”,日行千里岂不就成了真的?!以后北海镇要是调兵的话,几千人只用半天时间就能奔袭于千里之外!

  这以后谁能应付的了?要知道从吉林乌拉到京师也就才两千多里啊!他当初从京城出发去西安剿匪,一路上六十多个轿夫轮流换,那还走了两个多月呢。

  眼下清廷朝堂里从上到下,对北海镇实力最了解的就是福大帅了。这两年别看满清毫无动作,其实关内一直都在厉兵秣马,加强训练各地绿营。

  随着五十万流民的交接完毕,数百名肩负密探任务的家伙堂而皇之的混进了北海镇各地。然而当消息传回的越多,从乾隆到下面的大臣就越害怕。

  铁牛铁马能帮着种地不说,一船又一船的来自岛国的劳工在大山密林里夜以继日的忙着修路铺“铁滑道”更是让人看不懂,那些地方有什么价值?难道只是为了人参和貂皮而靡费巨资,完全说不通啊!

  对满清君臣而言,北海镇这些年蒙着的一层层迷雾不仅没有揭开,反而更是让人看不透。且不提赵新的身世之谜,光是北海镇的财源从何而来就让满清君臣打破脑袋也想不明白。

  跟赵新也打了这么多年了,北海军的军饷之高令乾隆震惊。而在军械上,清廷兵部根据前几次战役的统计得出,北海镇光是在“铳子”和开花弹上的支出就是天文数字。

  他哪来这么多的银子?要知道像赵新这些年到处东征西讨,在满清君臣眼里,北海镇的银子那可是花海了!

  根据户部宝泉局对北海镇近几年发行的各种币种的分析,北海银元的成色之一致,份量之均衡超乎想象。就算是铜币,一开始和去年发行的版本在含铜量上也毫无分别。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北海镇的银铜量极为充足,市面稳定,财政宽裕。

  跟岛国的贸易?粘竿处和和珅的人在长崎都查了很多次了,北海镇这三年从岛国赚走的金银最多也只有两百多万两,而且只有三分之二兑现,其他的都是金银票据。

  蒐楞吉岛的金砂矿?问题是粘竿处和福康安的的人也查过了,那点金砂矿撑死了每年也就是十多万两的收益。

  某位大臣猜测,会不会关外还有大型金银矿,北海镇就是靠着这个支撑下来的?然而这更是不可能了。满清自后金立国都一百七十四年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在吉林和黑龙江各地征战,将那些赫哲、锡伯、鄂伦春、达斡尔部落纳入麾下。要是有什么大型金银矿,乾隆肯定早就知道了。

  之后当赵新领兵在内贝加尔地区大败沙俄的消息传来,以和珅为首的一干人又猜测,会不会那赵新在打下鄂罗斯土地后,大肆搜刮劫掠以支撑军费,否则他干嘛要一直打到叶尼塞河去?

  然而当外蒙那边的消息传回来后,乾隆父子和和珅又失望了,北海镇根本没大肆掳掠,反而免掉了人头税。

  赵新到底会什么时候动手呢?眼下这事成了满清朝堂最关切的问题。

  1791年4月5日,从伯力镇回到白柏儿城的赵新和刘胜、范统三人连开了三天的闭门会议。在这次的军事会议上,赵新拿出了由他拟定的一份“外蒙战役实施纲要”。

  整场战役的发动时间,被他定在了7月上旬。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