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老拳师进军营_乾隆四十八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一章 老拳师进军营

第(3/3)页

啥的?”

  “能跟几百几千里外的人联系,不用送信,也不用飞鸽传书。”

  “啥?!几千里!!”吴钟瞪着眼,难以置信的又探身朝屋里看了两眼,对王远方道:“就凭这些匣子?那不成神仙了!”

  “这跟神仙没关系,这是,这叫,总之这属于科学问题,跟神仙妖怪没关系。”王远方也不知道自己说的对方能不能理解,可他实在不知道怎么解释了。

  跟八极拳大宗师讲什么叫无线电波?这不扯呢吗!

  电讯室里的三名女兵一脸紧张的看着顶头上司和门口戴着小白帽的老头,也不敢问。直到吴钟和王远方转身离去,这才长舒一口气。

  一名长得挺秀气的女兵抚着胸口道:“刚才那老人一瞪眼,可吓死我了。”

  另一个道:“可不是,你没看见吗?他脑后头还留着根小辫呢!我来基地都一年多了,还从没见过有留辫子的人进来过!而且还是首长亲自陪着。”

  第三名女兵道:“这老头谁啊?首长怎么把他领咱们这来了?”

  秀气女兵道:“中午打饭我找人问问,保管查个水落石出。”

  另一头,王远方带着吴钟穿过走过一片营房区,最后来到了一个操场。此时的操场上随处可见正在训练的北海兵,绕圈跑步的、正在做俯卧撑的、还有练习翻越障碍、练习绳索攀爬的。

  正在带着两个连的索伦兵进行训练的军官看到王远方来了,跑过来敬了个礼,大声道:“首长同志!陆军新兵第九团第一、第二连正在进行体能训练,请指示!教导队队长张定发。”

  “稍息。张队长,让两个连马上列队。我有事要宣布。”

  吴钟好奇的听着北海军的军营问答,看着操场上的士兵一个个生龙活虎,等那个军官离开了,才对王远方低声问道:“您们今天这是会操?一个月几次?”

  “吴师,孟师傅,不是一个月几次,而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要练才行。”

  “啥?天天都练?过年都不让回家?!”吴钟听了不禁愕然。

  随着一声哨响,正在进行各项体能训练的新兵立刻开始集中列队,转眼之间,已经是横成排竖成行,一个个虽是满头大汗,却都站的身板笔直,昂首挺胸,让吴钟暗暗称奇,咂舌不已,想不到北海兵能令行禁止到如此地步。

  他当年进京传艺时,也接触了不少八旗军官,多少也了解一点军营的事。眼下的吴钟虽然只是个乡间拳师,也曾走南闯北多年,翻遍古今史书,还从听说过没有哪支军队是这样的。

  话说南面满清的军事训练,在古代其实已经算是很频繁的了,主要就是因为国力强盛。古时候练兵的强度和频次其实是跟士兵的伙食待遇,以及朝廷是不是有钱有关系。不说别的,光是每次演练消耗的火药、铁子、弓箭、马匹等等,那可是一大笔银子。

  清军八旗部队的日常训练是各部队自行安排,两翼前锋营、上三旗亲军营、八旗护军营、骁骑营官兵、内外火器营都练习骑射,步军营则专习步射。

  健锐营则主要训练云梯登城,兼习鸟枪、水战和马步射、鞭刀。内火器营主要操练鸟枪、子母炮。外火器营则习鸟枪、水战。前锋营有一半人要练鸟枪,而在骁骑营里,汉军骁骑营下置鸟枪营、炮营和护炮藤牌营。

  除此之外,还有“分操”和“大操”。不过有意思的是,历史上八旗在“分操”和“大操”中锁使用的阵法一直沿用了两百年没变,直到清末编练新军时才废止。

  至于绿营最大的特点就是训练旧制沿袭自明朝,传承达四百多年。其训练方式极重阵法,要根据敌情、地形进行阵法转换,名号也是五花八门。这些阵法的用武之地就是绿营每年一次的大会操,定于霜降之日,督、抚、提、镇等官要亲自检阅演武,此外还有次一等的月会操。

  而这些阵法曾被戚继光批评为,看武艺,但要周旋左右,满片花草;看营阵,但要周旋华彩,视为戏局套路。

  话说头两年福大帅去山东、河南、江苏等地点校绿营时就曾痛骂过,大意是平时校阅,还算能看;真要打仗,屁用没有!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