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背孤击虚_乾隆四十八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五十一章 背孤击虚

第(2/3)页

,且亦年逾七十。所有翰林院掌院学士事务,著和珅、彭元瑞管理。

  随后,乾隆命兵部尚书福长安为钦差,坐镇天津督战,同时传谕英国人助战。于是刚回京屁股还没坐热的福长安,又带着圣旨和一大帮手下风风火火的赶赴天津。

  两天后,当前任马德拉斯总督、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和东印度公司的代表收到乾隆的谕旨后极为兴奋,神秘的清帝国终于要对他们打开大门了。

  于是经过内部紧急磋商,英国人同意了清廷让他们出海协助作战的“请求”。之所以肯答应,首先是海军部的人想近距离了解北海大铁船的底细;其次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加深与清帝国的合作,允许英国对华自由贸易。

  事实上英国人也烦了,他们这些日子一直呆在五条战列舰上,每天除了督促训练没别的,清廷根本不让他们登岸。虽说每天的吃喝都有专人送来,量大管够,甚至还送了个戏班上船表演,可哪都不能去实在是让人憋闷的要发疯。

  现在能有机会出海转转,看看清帝国的北方沿海风物总是好的,至少比守在大沽口外强。至于作战,英国人从上到下就没人认为自己会输。

  开玩笑!五条平均排水量2200吨、配备了一百门火炮的二级风帆战列舰一起出动,在这年月的海上就是无敌的存在。

  于是又过了一天,在清廷动用大小船只拼命完成了粮食和饮用水的补给,又得知北海军的船队依然在复州长兴岛停泊装货后,五条战舰便扬起白帆,杀气腾腾的出动了......

  邓飞他们已经在复州等了五天了。这里的大豆存货倒是不少,差不多有五万石,原本是要陆续运往锦州的。

  为了不让北海军找借口开炮登岸,复州的县令和八旗驻军征调了所有船只运大豆。可因为临近冬季,南方的大船几乎都走光了,就剩了一些二三百石的小船。而且冬季风浪大,行船又危险,所以向长兴岛运输大豆的速度就慢了不少。

  于是无奈之下,邓飞只得让陆战营搬到雷神号来,让体量小的北海一号、二号先装,装满了就赶紧送回去,自己留在最后。

  让复州的大豆商人感到最不可思议的是,北海军还真给钱,而且还比市价高出了三成,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了。

  商人们收到钱后,发现是北海镇自己铸造的银币,五枚当一两。他们惊讶的发现,这些银币的外观极为精美,而且每枚重量都完全一样,完全可以当砝码用了。

  可问题是这钱谁敢花啊?于是商人们只得悄悄将银币融了,改铸银锭。

  不过当装运大豆的工作进入到第六天的时候,复州方面又派人来了,说连日来高强度的运输,船只不堪重负,多有损坏,后面的速度还会慢,恳请北海军耐心等待。

  江藩和洪亮吉知道后,便提醒谨防有诈。可邓飞和丁国峰却是不以为然,跟北海军耍心眼的不是没有,不过最后都在大炮的威慑下老老实实,所以就劝两人不必担心。

  于是雷神号亮出獠牙,向着娘娘宫附近的滩涂进行了炮击,隆隆的爆炸声连复州城内都听的到。

  复州方面当然吓的要死,可他们已经接到了熊岳发出的命令,必须要拖延时间,朝廷的船队不日即到。所以他们连夜让人对运输大豆的船只动了手脚,造成假象,迷惑对手。

  说起来,北海镇在清廷统治区域布设的眼线还是太少,这跟之前赵新不愿意跟满清读书人打交道有很大关系。

  就在北海军船队在长兴岛等待的几天里,从复州到熊岳的快马军报昼夜不停,随时汇报北海军的动静。而熊岳那里则安排快船从熊岳河出海,飞报山海关。

  话说清廷的通信系统一旦全力运转,能量还是不小的。

  风帆舰队从大沽口出发后,一直沿着海岸线前进,第二天就过了凛河入海口,离山海关只有三百多里的航程。而山海关那边在收到福长安六百里加急的严令后,迅速派船,将从熊岳那里得到的消息源源不断的送到舰队手中。

  就这样,一场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的海战便拉开了帷幕。

  而英国人的加入,也迫使赵新在盯着沙俄和满清的同时,将警惕的目光又转向东南亚;于是北海军也不得不将触手提前伸向了南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