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到底是谁?_乾隆四十八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到底是谁?

第(1/3)页

  双方一碰面,话语里都是夹枪带棒。

  刘墉说赵新是打着朱明之后的幌子,拉虎皮扯大旗;赵新的意思是我最近在教训沙俄,没空搭理你。

  一旁的曹鹏好奇的打量着刘墉,跟他记忆的那位李姓演员做着对比,心说一点儿都不像。

  “据说刘墉是个大书法家,要是能要到他一幅字,不知道回去能卖多少钱?”

  那奇泰自然是不用介绍了,面容严肃的冲赵新一抱拳算是见了礼,又跟赵新介绍了身后的几名武将和文官,赵新则是微笑着一一抱拳致意。

  几个满清官员看到面前的反贼大头目居然毫无架子,不由暗暗吃惊。不过身为朝廷命官,也不好跟赵新太客气,只是微微颔首便罢。

  众人落座分东西隔桌子坐下后,刘墉首先开口。

  “本官听闻阁下在黑龙江城和雅克萨大败罗刹,据悉兵锋所指已越过了界石碑?”

  “马马虎虎,临回来之前已经把伊尔库茨克打下了,抓了个总督和上将,少将也有好几个。”

  一旁的那奇泰插嘴道:“赵先生,请问罗刹人的上将和少将是何官职?”

  赵新微笑道:“上将就跟你们的抚远大将军一样,统管西伯利亚各地兵马。少将就是总兵,一般是带几个团或是一个军。”

  刘墉听了点点头道:“如此,请问赵先生,黑龙江城和雅克萨何时归还我大清?”

  赵新看着刘墉半天没说话,那奇泰一看对方的表情,心说要糟!

  刘墉一皱眉道:“本官说的有何不对?”

  赵新微笑道:“刘大人,你早上吃拧了吧?你知道我是干嘛的吗?”

  刘墉睁着他那三角眼,一脸玩味的盯着赵新道:“本官也是好奇,阁下究竟是从哪冒出来的?赵先生,您能不能跟本官说说,让本官一解心中所惑呢?”

  从乾隆五十一年春天开始--也就是福康安和一众俘虏被乾隆用黄金赎回之后,一件由乾隆亲自监管,和珅具体负责的极为隐秘的调查便开始进行,这件事的保密程度仅次于乾隆立储。

  整个调查的核心就是三件事:赵新到底是谁?从哪来的?他的家在哪?

  根据被放回的八旗官兵所见所闻,以及福康安和那奇泰等亲身接触过赵新的人描述,再加上满清探子在北海镇这两年的秘密调查,和珅带着粘竿处的蓝翎侍卫和刑部的官员调阅了天下二十三省各州、府、县所有的户籍烟户册,僧道循环册,以及内务府及八旗相关册档。

  要说明这个问题,必须要先解释一下清代的户籍管理制度。别以为封建社会的国家机器都是吃干饭的,满清是整个封建社会中户籍管理制度最为严密的,后世的户籍管理制度同样借鉴了满清的一些做法。

  除非某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而且还是天生地养,否则档案上就一定会有记录。

  众所周知,清承明制,所以一开始在户籍管理和户籍分类上同样实行“人户以籍为定”的办法。根据《大清律例》第八卷户律所载,凡军、民、驿、灶、医、卜、工、乐诸色人户,并以籍为定;就算是做乞丐,也有丐户。

  相较于明代的粗疏,满清从顺治十三年开始,明令天下户籍每五年一次编审,将各地人丁增幅直接和官员的政绩考核挂钩。

  话说封建社会编订户籍的目的,是立足于尽可能多的将人丁户口控制起来,以便让其纳赋当差,从而保证国家的财税收入和徭役派遣。所以在这个前提下,历朝历代官员为了获得提升而弄虚作假、或者是为了隐匿人口而逃避赋役的现象层出不穷,满清也毫不例外。

  因此,当征收钱粮和人丁不实的问题愈发严重时,康熙便采取了“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办法。既然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那么隐匿户口也就失去了意义。而这,也为后来雍正实行的“摊丁入亩”政策奠定了基础。

  后世某些人总说康熙的这话是放个烟雾弹,并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