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幕府来借钱_乾隆四十八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九十七章 幕府来借钱

第(3/3)页

双方谈到这,基本上就差不多了,剩下像购买粮食、武器那些事就由底下的人具体去商量吧。

  牧野贞长这时提出了想去北海镇各处参观的请求,赵新随即表示同意。不过这事嘛,去哪儿不去哪儿,还不是民政的官员说了算。

  在牧野贞长提出告辞前,赵新又想到了一件事。

  “笠间侯,有件事需要提醒贵方注意一下。”

  “赵王殿请说。”

  “英吉利和荷兰人在打仗,这事你知道吗?”

  牧野贞长回忆了一下,手下人又凑上来耳语几句,这才道:“前两年长崎代官书信中曾提及此事,也正是由此,这些年荷兰船往来稀少,天明三年和四年一条到港荷兰船也无。不知赵王殿为何提及此事?”

  赵新所说的便是历史上第四次英荷战争。英荷双方从1780打到1784年,最终以法国出面调停,荷兰认输而告终。战争的起因就是英国以荷兰支援美国独立战争,又在1780年片面废除了当初威廉三世所主导英荷同盟的各种条约。

  这一仗英国获利巨大,原本在一百年内向荷兰人借贷的巨额国债,便以战争为借口而免付利息,并在战后以低价向荷兰商人收购国债。而最重要的就是欧洲的金融中心从此南移,伦敦取代了阿姆斯特丹,最终导致荷兰东印度公司破产解散。

  然而赵新接下来的话却把牧野贞长吓了一跳。

  “据我所知,英吉利的军舰要来长崎了。”

  “何至如此?!赵殿可有确凿的消息?”牧野贞长死死的盯着赵新,试图从对方的神色中寻找答案。

  赵新说谎话连眼都不带眨的,他解释道:“荷兰人败了,我想英国人接下来就会以讨伐长崎的荷兰人为借口,让幕府开港。”

  实际上这根本不可能,在另一时空的历史上,英国人入侵长崎还要等到二十年以后的“拿破仑战争”时期。眼下英国人还在消化吸收战争结束后的好处,东印度公司根本无暇顾及岛国。

  看着心事重重的牧野贞长离去的背影,赵新有些得意,他的目的其实是想让幕府用借款也买点87型12磅炮,巩固海防,有备无患嘛。再说了,这些12磅炮的有效射程才一千六百米,防谁也防不了北海军的大炮。

  数天后,经过一番拉锯和扯皮,北海镇、幕府使团和仙台藩终于在谈判桌上达成了停战合约的草稿。之所以是草稿,是因为牧野贞长无权做主,他还要把草稿带回江户,交由老中会议讨论,并由海狗公方最终拍板。

  不过除此之外,幕府使团私下还和北海镇签署了一项借款协议:第一,北海镇向幕府出借含金量为99%的黄金二百万两,借款期五年,年利率为5%;第二,幕府向北海镇购买大米一百万吨,一年内交付;第三,幕府向北海镇购买87式12磅炮一百门,84式左轮手枪一千支,分两次交付。

  实际上不算别的,光是这次借款牧野贞长就认为已经赚了大便宜。

  之前说过,发行于1736年的元文小判金含金量为65%。然而从天明三年起,因为财政窘迫,幕府发行的金币含金量越来越低。历史上到了1819年文政小判金出现的时候,含金量只有56%了。

  二百万两99赤金,如果都用于制作小判金,可以发行三百万金币,将极大的缓解因《捐弃令》而引发的财政困境。

  赵新之所以要这么干,就是因为现任老中首座的松平定信是一个坚定的朱子学信仰者。

  此人的执政目标是要建立一个以农业为主的闭关自守体系,并建立了一个二级的考试制度,素读吟味和学问吟味。

  这一制度将朱子学问的考试结果与担任空缺和新设职位的优先度相关,更是让考试的成绩与幕臣对于家业的继承权挂钩。

  对岛国民间那些“既然吃不起饭了,何不造大炮,何不买军舰”海洋扩张学说,松平定信制订并施行了《宽政异学之禁》,专门针对宣传海军学说以及朱子学派之外的其他学派。

  既然这样,就让岛国继续闭关自守,好好种地吧!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