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夏季大演习的前奏_乾隆四十八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八章 夏季大演习的前奏

第(3/3)页

山负责。可怜的鲁寿山才从军官短期训练班出来,刚想着自己这回总算脱离密探生涯,可以带兵了。谁知一顶帽子砸下来,荣升军法处处长了。

  一天后,当徐寿南在镇子里看到鲁寿山时,发现鲁大叔满脸苦相,不时的唉声叹气,就连忙问怎么回事。

  鲁寿山摸着徐寿南的脑瓜,叹道:“唉!我太难了!”

  谁不难呢?演习命令发布之后,赵亮和陈青松开始连轴转。粮食、饲料、各类器械、马匹、车辆、服装全都开始准备。北海镇的在家妇女全部被动员起来,做衣服做鞋,每天忙的不亦乐乎。

  工坊的那条子弹生产线终于开始投产,所需的一切材料里,除了铜皮是工坊加工的,其他都是赵新采购来的。并且由于工人的熟练度不足,废品率高,以至每天的生产量仅有两万发。

  要知道赵新买的这条生产线虽然只是二手设备,可开足马力的话生日产能力也在五十万发以上。

  随着几条生产线的接连上马,尤其是炼铁炼钢炉的启动,北海镇工业化的另一项短板又显露了出来,那就是电力不足!

  眼下对赵新而言,到底是再买几台一兆瓦的柴油发电机,还是造个火电厂,他也没想好,于是他这天晚上便将陈青松、赵亮、张波几人叫到一起开会商量。

  陈青松道:“我看过一些资料,小型燃煤发电厂怎么也得有一百兆瓦的装机容量,这不比你买发电机要强?就算是装机容量六十兆瓦的火电厂我看也划算。”

  所谓的装机容量就是每小时发电量多少,100兆瓦就是发电机组满负荷运行每小时发电10万度。

  赵亮道:“设备问题咱们自己解决不了,不过可以通过建电厂培养一批工人,小型的设备还可以逐步仿制。我觉得这是一个提升我们整体技术水平的好机会。”

  张波此时见赵新看向自己,于是急忙道:“赵总,我是电焊工,不是电工。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真特么没追求,你现在还是石油集团老总呢!”

  “可我真干不了电工啊,我连电工证都没有,再说四月我还得回苦叶岛去。”

  赵新一想也是,张波还得去主持土法炼油,没必要把他拖进来。

  陈青松道:“赵新,这事你还真得找个专业人士来。火电厂建设太专业了!这个事大家真玩不转,一旦出事那可就是大事。”

  赵新听了缓缓点头。自己也不是什么全才,术业有专攻,仅凭着这些二把刀乃至没有刀的水平,北海镇目前的发展已经进入瓶颈,眼下急需几个专业人士,看来自己还得回去竖起招聘大旗,再忽悠一圈了。

  自从有了信托基金,赵新觉得保密的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又不是骗人去杀人放火,这年月谁还跟钱过不去啊,无非就是多少的问题。

  反正北海镇治下的金矿到处都有。蒐楞吉岛、乌鲁普岛、虾夷地的鸿之舞矿山,甚至于萨摩藩领地内那个已经“荒废”的菱刈金山赵新都不打算放过。眼下就是人手设备不够,要是条件充足的话,一年上千公斤黄金妥妥的。

  再说了,还有眼下还没人开发的大洋彼岸呢......

  说干就干,赵新匆匆交待了一下手头的工作,两天后就回到了国内。等他跟表弟一说,程伟顿时傻了眼。

  “啊?怎么还要招人?”

  “工程太大了,现在那地方电力紧缺。”

  “哥,你到底干的什么工作啊?”

  “支援落后地区建设呗。”

  “行!你牛,都支援到国外去了。”

  两天后,几家大型的招聘网站都开了一个专版,XX公司招募赴境外工作的火电行业工作人员。

  拜托这两年各地关停落后产能之小火电厂的政策,招聘内容发出去第一天,上百份应聘者的简历让赵新简直挑花了眼。

  连看了两天,他终于从几十份厂长应征者的简历中选中了七八个人,开始逐一打电话面谈。赵新的策略就是先搞定厂长人选,这个人必须懂建设懂管理,至于节能减排懂不懂一点都不重要。

  有了厂长,图纸规划也就有门路了,至于底下的工作人员也都好办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