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选择_乾隆四十八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七章 选择

第(3/3)页

不过在赵新看来,苏沃洛夫仅仅是适合这个时代的沙俄国情的优秀统帅;对于武装到牙齿的北海军来说,他什么也不是!

  听了赵新的解释,于德利和吴思宇这才反应过来,历史名人崇拜症害人不浅。

  “那下一步我们怎么办?”

  “我现在最担心的是时间。”

  对于吴思宇和于德利的问题,赵新沉默不语。其实他想的更远,赵新的着眼点不在和沙俄人打不打,而是打了之后整个外东北的态势。

  要算清楚这个帐,首先要考虑现在的满清能不能抵御沙俄的入侵。

  赵新的估计是能,但是来不及。要知道即便不考虑福康安,仅以现在的吉林将军明亮来说,这也是个能征善战的将领,只不过因为福康安在这个时代太过耀眼,才导致明亮被人忽略。可问题就是,满清如果要大举动兵北上,一定会经乾隆批准。等入侵的消息报到北京,再从北京返回吉林和黑龙江,几万哥萨克从尼布楚到伯力打个来回都够了。

  其次就是北海军出兵的问题。

  如果满清顶不住,他们当然乐意北海军跟沙俄掐个你死我活,自己一边找机会偷鸡。北海军如果出兵,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把沙俄打回去的问题。以赵新的性格来说,他更想一路推到贝加尔湖,让罗刹也尝尝被人侵略的滋味。

  但是,要说但是了!从富尔丹城到雅克萨、尼布楚,几千公里水路,清军如果在沿途掐断任何一处,对北海军的后勤影响将是巨大的。

  赵新也不可能疲于奔命的给部队送给养,因为一旦北海军养成这个习惯,以后赵新不在了,怎么办?

  所以这一仗要从整个外东北的局势通盘考虑,如果打,那么就一定要控制住黑龙江沿途的各个要点;同时为了防止满清从宁古塔派兵沿松花江北上骚扰,宁古塔也要打下来才行。

  如此一来,北海镇控制的领土面积将会超过百万平方公里,境内包括了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绥芬河、亨滚河在内的所有流域。

  这么一大块土地,在这个时代有多少人口呢?

  即便加上北海镇这二十多万人,总共也不超过四十万,也就是说平均每2.5平方公里才有一个人。

  人口,没人一切都免谈。没有有知识、营养充足的人口,发展外东北更是免谈。

  而因为人口的问题,赵新更引申想到了妇女解放的问题。

  北海镇二十多万人口,妇女就占了三分之一,如果能通过这一次的战争,将北海镇的妇女全都动员起来,会不会打破这个时代“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甚至于裹小脚的陋习呢?

  连自己麾下这些人的陈规陋习都改不掉,谈何改变这个国家?

  良久,赵新才缓缓道:“苏北徐大用那里要加强咱们的力量了。”

  于、吴二人等了好半天,结果等来这么一句话,不由愣住了。

  “人不够用啊!”赵新叹了口气,对两人解释道:“打沙俄很容易,可打完了怎么办?撤回来,继续让满清恢复统治?那不成了脱裤子放屁了么。”

  其实北海军类似的行为有不少,在很多穿越众心里都觉得不爽,认为赵新前怕狼后怕虎。

  实际上,赵新之所以乐此不疲的把流民运到关外却迟迟不往南打,是想先期改变一些底层百姓的思想,树立起国家观念。没有这个,工业化国家的国民动员体制就无法建立,老百姓就会认为当兵就是拉壮丁,就是混口饭吃。

  那些和英国人、葡萄牙人狼狈为奸贩运鸦片的广州商人不知道鸦片害人吗?无他,有家无国,你家不是我家,你村不是我村。

  从中国封建社会老百姓的心理上来说,安居乐业是其根深蒂固的理想。五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对很多人已经是幸福了。

  谁来当皇帝,谁来当官,不过是收税和维持社会治安的人变了。究其根本,不过是在“宗法社会、乡绅自治”这层的外衣上加了国家这么一个名称而已。

  歪楼了。

  赵新收回思绪,对吴思宇道:“命令潘秀成的一团出动一个营,北上先把伯力占住。不管怎么样,决不能让沙俄人进入黑龙江下游。”

  吴思宇道:“眼下冰还没化,内河船动不了,只能陆路行军。可我们对兴凯湖以北的地形完全不熟啊!时间上会不会......?”

  赵新道:“没路也得开出一条路!我们没得选!”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