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谋事必谋知_乾隆四十八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三章 谋事必谋知

第(3/3)页

一波好人卡。提着礼物上门拜见的满人几乎都要踏破和珅家的门槛,而和珅一律不见;他只是让下人转告,此去一定会尽力周旋,就算是拼着命也要将被俘的将士带回来。

  朝中的清流都暗骂和珅此举是在邀买人心。乾隆知道后勃然大怒,痛斥这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老皇帝在皇八子颙璇与和珅出发陛辞之时,特意命令二人可以便宜行事。至于福康安和都尔嘉,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位于北京城东直门内胡家圈胡同的那座“罗刹庙”里,第七届“东正教驻京办事处”的团长约阿基姆希什科夫斯基正在写一封信。

  这封信是些写给人在莫斯科的东正教都主教的(东正教首脑),由于寄到沙俄的信必须通过清廷理藩院,所以团长大人写的绞尽脑汁,好多话都只能隐喻说明。

  (注: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初期,沙俄会派信使南下北京城,用以打通驻京传教士和国内的联系。但是,传教士们寄回国内的信件必须呈报理藩院,由精通俄语的通事翻译后,上呈军机处乃至皇帝过目,没有问题才可以寄出。)

  “亲爱的都主教阁下,自从我们在四年前分别后,我无时无刻不在怀念在圣彼得堡与您相处的日子。或许只有当岁月消逝久远以后,人才能体会到学生时代的美好。在您给我上课的那段时光,让我终生受益匪浅。

  北京城的日子是祥和而充实的,雄伟的城墙可以可以抵挡一切的入侵者。这里街道和路面都是用石板或是黄土铺就,街道经常有人修缮。这些路面从远处看还是挺不错的,这对我们这些乘轿或是骑马出行人的来说,体验还不坏。可如果是乘坐马车的话,路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车上的我们就得忍受令人骨头散架的颠簸。

  这里的皇帝是仁慈的。除了一次极小的误会外,仁慈的大清皇帝陛下授权我们可以随时离开会馆,去我们想去的任何地方。例如在北京北部那蜿蜒雄伟的长城,30俄里外的温泉以及20俄里外的通州,那里停泊着来自南方的各式商船,一眼望不到边。同样,皇帝也允许不同的人都能不受阻碍地进入教堂参观。

  都主教阁下,我是多么的怀念您在课堂上的日子啊!也不知道您的家乡克鲁希诺如今变成了什么样。我记得您曾经给我讲过那场发生在1610年6月的战役。

  您曾说过,希望那样的战争永远都不要再发生!因为那场战役让帝国损失了大片领土。也正是因为那一次的战争,北方的瑞典人对帝国的在波罗的海的疆域再次产生了野心。

  愿耶稣基督的光芒普照尘世!

  再有一个多月,新年快要到了。在此至以衷心的问候。您的学生,约阿基姆希什科夫斯基。”

  (注:克鲁希诺战役,发生在1610年6月,沙俄瑞典联军35000人入侵波兰,波兰仅用6500骑兵大胜,克鲁瑟诺的8000俄军最终选择了投降。波兰军队至此就就拔除了通向莫斯科的障碍。尽管人困马乏且兵力越来越少,他们还是在战后兵临莫斯科城。而已经被打散的俄军,已经无法迅速组织更大规模抵抗。)

  十月中旬,赵新在给鲁寿山又留下十万两银子和一批粮食后,在徐大用和王长生的陪同下,坐船回到了扬州。

  赵新已经认准了天宁寺门口作为传输点,安全可靠。他之所以这次要返回现代,是因为要买船和采购大批建筑施工材料。

  北海镇那边,陈青松已经在港口附近选了一个位置,开始指挥大规模的土建施工,为建造大型船坞做准备。预计整座船坞的建设周期将达半年左右。

  雷神号已经连续出海近两年了,船底的大量寄生物急需清理,同时需要进行设备保养。如果不及时清除这些藤壶等贝类的话,光是每次出海的油耗就将是个天文数字。眼下苦叶岛的石油还没有影儿,每次买重油的事就让赵新头疼不已。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