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瘦马计划(一)_乾隆四十八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六章 瘦马计划(一)

第(3/3)页

祠。是用砖在墙上砌出来的。平日早晚烧香,用于祭祀家中的土地神,以保宅院平安。香烛早已备好,都放在门房的屋里。”

  沈敬丹正要迈步,又收了回来,转身对赵新说道:“对了,明日的早饭我会让贵生带人送过来。至于中午......”

  “中午就不用了,我们自己想办法。来的路上,我看附近的酒楼饭铺还是挺多的。”

  “那这样的话,明日我让阿四带些制钱过来,供诸位上街使用。”

  赵新笑着拱手道:“让沈老板费心了,不过我们准备了银子的。”

  沈敬丹摇了摇头,一脸郑重的说道:“大清不同于倭国,一般在街市上是没人用银子买东西的。这点还请诸位务必注意,多加小心。”

  接着,他又低声对众人提醒道:“北海的千足银条千万不要拿出来使用,一旦被有心人注意上,会惊动官府的。”

  “啊?还有这个说法!”一群现代“棒槌”恍然大悟,看来之前准备的那几千两千足银条算是白搭了,只能跟沈敬丹换制钱了。

  想到这里,赵新从怀中掏出两根银条,交给沈敬丹后说道:“那就请沈老板帮着换一些能在市面上用的制钱好了。”

  赵新拿出的银条是由工坊制造的。赵亮把从福康安大营中缴获的白银全部融化提纯,然后倒模制成了500克一块的千足银条。由于采用了1200度以下的高温浇铸,再加上人工打磨,整根银条呈长方柱形,水丝纹极为细密。为了不被人查出痕迹,银条上只用模具压出了三个汉字“九”,以代表千足银。

  沈敬丹也不矫情,笑眯眯的收进怀里,随即和老黄一起拱手告辞。

  众人回到正厅外,借着廊下挂着的灯笼和月光,欣赏着院子中的各处雕梁画柱,不由啧啧称奇。刚才沈黄两人都在,大家都憋着唯恐露怯。

  赵新对一旁的鲁寿山吩咐道:“寿山,今晚你和徐大用还是辛苦一下,住门房里。明早会沈老板会派人来送早饭。”

  “是。老爷放心,这些事以前在我都做惯了的。”

  此时刚过晚上九点,一群现代人根本不困,于是便坐在正厅里嘻嘻哈哈的聊着天。鲁寿山、潘秀成和徐大用三人则去了伙房那边,帮着烧水沏茶。

  刘思婷突然想起吴思宇说过自己是扬州人,于是问道:“哎,吴思宇。你家的位置是在城里还是城外啊?”

  吴思宇想了想说道:“城外,在汽车东站附近。好像离这里也不是很远,顺着东关街,过了运河就到了。”

  “他家这会儿保不齐还是一片农田呢。”王远方笑着说道。

  “也说不定是座地主家的院子。”

  刘胜看赵新半天没说话,便问道:“想什么呢?”

  “我在想咱们后面怎么操作。”赵新心里一直在琢磨这次在扬州要办的那件事,也就是“瘦马计划”。整个计划最关键的是在执行过程中,不能把沈敬丹和老黄牵连进去。

  “我想了又想,这事还是得找机会跟沈敬丹说清楚。否则一旦暴露,咱们就彻底把人家坑了。我还想去趟徐州,看看有没有逃荒的人过来。按照史书记载,河南的旱灾现在已经开始了,等到了明年将会演变成全国性的特大旱灾。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规划好路线。”

  “沈敬丹要是不同意怎么办?”刘胜问道。

  “没别的办法。咱们现在太缺人了,只能这么干。”赵新叹道。

  刘思婷没有说话。这事在北海镇的时候就已经反复争论过了,刘大主任鉴于目前形势也最终同意了。她这次之所以跟着来,就是要负责行动中最关键的部分,对目标施放氟烷以及撤离途中的安抚工作。

  北海镇目前的文盲率太高,纵然是给孩子们开设了识字学校,军队里也在开设识字班,可却缓不济急。文化水平上不去,就很难掌握现代的机械技术。连说明书和维修手册都看不懂,赵新之前买的一大批设备只能放着落灰。连字都不认识,那就更不要说成为技术工人了。

  七个人一直讨论到深夜,最后决定由赵新、吴思宇、丁国峰、刘铮、王远方五人装成北地来的富商,出面挑选瘦马,并留心观察院内的情况。至于那些养瘦马人家的宅院周边情况,会让鲁寿山三人负责查探清楚。

  至于如何跟沈敬丹和老黄交底,这事由赵新负责。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