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沈敬丹的消息_乾隆四十八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八章 沈敬丹的消息

第(3/3)页

他们都住在河东岸的军营里,这会儿渡船都停了,只能明天再说。

  刘胜还没睡,他正在写检修计划。雷神号这次回港后,要等到明年开春才会再启程,所以这几天他要和邓飞带着学徒们上船做一次大检查,以便安全渡过这个冬天。

  见到赵新和陈青松一起来找他,刘胜有些奇怪。三人坐下后,赵新便将沈敬丹所说的告诉了两人。三人想了半天,首先便聚焦在一个问题上,如果沈敬丹说的是真的,那么清军到底会来多少人?

  对于这个问题,赵新首先说道:“据我所知,以大小金川之战为例,前前后后打了六年。从张广泗、讷亲,到最后的傅恒和岳钟琪。最终动用兵力高达十余万。从历次战役的规模看,清廷几乎每一次动员的兵力都在四、五万人以上,完全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刘胜和陈青松对视一眼,心说以现在北海镇的实力来说,别说十万人了,真要是两三万分几路围上来,以北海镇现有的兵力那就真的是捉襟见肘了。所谓人一上万,铺天盖地。

  陈青松一咬牙道:“那就扩军,这个冬天必须完成扩军!”

  赵新目视陈青松道:“扩军是肯定的,关键是咱们能扩到多少?我们现在只有两千人,还有两个连驻扎在虾夷地。”

  陈青松道:“我们现在总人口也就两万九千零二十三个,这还是算上了今天沈敬丹带来的一百二十四个人。”

  刘胜道:“扩到五千人!否则这么大地域咱们根本应付不过来。”

  赵新道:“没办法了,明天开完会。咱们还得去趟仙台,再多拉点儿人过来。这回用粮食跟他们换。”

  刘胜对赵新问道:“你说,满清会不会一直跟咱们打下去?”

  赵新点上根烟,长长吸了一口才道:“我担心的就是这个,纵观乾隆所谓的‘十大武功’,除了清缅战争是因为打到最后双方都打不动,不想打了。其余的都是不死不休,直到对方投降为止。”

  陈青松叹口气道:“咱们现在刚有点儿局面,这要是大军扑上来,咱们这点家当禁不住啊。”

  赵新道:“还是老办法,外紧内松。不能等着敌人攻过来,我们得跳到外线作战。”

  刘胜想了想才道:“明天得开个全体会了。”

  赵新道:“全体会议不急。时间还来得及,军事部门先开,军事上的事想好了,其他都好说。这样,明天派人把那个黎大刚从岛上带回来。”

  刘胜道:“那个大内高手?你找他干嘛?”

  赵新道:“咱们总得知道清军怎么作战吧?”说完,他就起草了一个调动命令,自己签字后,再让刘胜也签字。

  北海镇目前的军政体系是,安保部六人负责日常训练管理和作战;但是军队的调动哪怕是一个班都必须要有赵新和刘胜的连署签名。

  至于军需后勤上的管理,目前都是从赵新这里领。他要求所有弹药的消耗和领取都要制作表格,精确到每一个士兵使用和领取多少,然后才能下发,而且每次只发五天的用量。

  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控制弹药和部队调动。也是赵新为了避免万一个别人有了野心,发生不忍言之事。

  第二天一早,王远方刚醒,就听见刘胜在手台里叫他。听说是安保部全体紧急会,王远方就好奇的问什么事。刘胜说你们几个赶紧着吧,另外又让他派一个班去蒐楞吉岛上把那个“大内高手”带回来,送到片山那里看押。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王远方只好通知早上的晨练由各连长带队进行。他又叫来久藏,让派出一个班准备执行任务,命令一会儿就会有人送过来。忙完这些,他才叫上丁国锋、赵亮和吴思宇过河去开会。

  吴思宇这一晚是住在军营的,他把自己在镇子里的住所让给了陈银儿。原本还想着今天带女朋友去见见唐小她们,以便互相有个照应。结果命令一来,只好先跟人家说声对不起了。

  赵新那边也没法带着吴氏兄弟去医院参观了,他只好让沈敬丹带两人去见洪涛他们,有什么事晚点再说。

  结果这场会开了整整一天,直到深夜才结束。算上赵新自己,八个大烟枪把赵新的办公室里弄的烟雾缭绕,呛的他自己都呆不住。开会儿窗户散烟,然后又关上,反反复复。

  会议最后决定:第一,北海镇一线部队扩军到五千人规模,再训练五千民兵;第二,趁着年底,从仙台藩再运一万五千流民过来,以弥补人口数量不足;第三,成立联勤指挥部,由赵新和陈青松负责,专门解决部队扩军及训练中的衣食住行、营房建设和武器装备问题;第四,训练虾夷地的阿伊努人,初步计划是训练一个连。然后由这个连来接替平原镇的防务;第五,为了彻底解决虾夷地的问题,以免在对付满清时再出幺蛾子,春节过后出动一个营,彻底驱逐松前藩,占领松前城;第六,命令瑟尔丹带领的三个侦查小队,带足给养装备,马上对珲春和双城子两地展开侦查。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