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情报_乾隆四十八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九章 情报

第(3/3)页

这些人放在一个平台上的话,他一定会被这些人搞的连渣都剩不下。

  作为一个来自另一时空的现代人,赵新从小受的什么教育?好好学习,找个好工作,成家立业,仅此而已。最多是培养点个人爱好,说的好听是陶冶性情,说的难听就是打发时间。

  福康安、阿桂、乾隆,甚至包括和珅这些人,他们从小受的什么教育?勾心斗角、算计人心、世态炎凉、帝王心术。这些人每天无时无刻不在斗心眼儿、算计他人,抬高自己。

  所以赵新要想跟这些人在一个屋里分出个输赢,他就只能上来直接掀房顶,你说退一步开个窗户透透气他都不能答应。因为只要落入这些人的游戏规则里,凭赵新那点儿机灵也只配当炮灰,连棋子都轮不上。

  赵新仔细盯着地图看了许久,对刘胜等人道:“先让我想想吧,这一次可不是打一仗就行的事。”

  “那昨天咱们定下的事儿?”刘胜是在问昨天定下的六条方略。

  “不变,继续执行。”

  这次会议之后,赵新就又消失了,他这次连仙台都没去,而是回到了另一个时空中的不冻港。

  赵新租了一辆越野车,向北驱车200公里,一直到了那个叫做“乌苏里斯克”的城市。这座城市并不大,人口很少,没有什么高楼大厦,稍微从市中心向外走出一点儿就可以看到农舍。他按照导航直接去了火车站附近的一家宾馆住下。因为是冬季,街上根本看不到什么行人。

  这座城市处于绥芬河下游,东临锡赫特山,西临长白山,向北是兴凯湖,紧挨着三江大平原,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由这里经远东铁路,或者由水路经兴凯湖、乌苏里江,可以直达远东枢纽伯力;由此地经滨绥铁路,可直达哈尔滨;顺绥芬河南下,即可到海参崴。

  话说在金代,完颜阿骨打以阿城为都城,在乌苏里江流域设“恤品路”,便开通有通往这里的驿道。其路线为由阿城溯阿什河而上,到尚志后,溯马蜓河而上,翻越张广才岭到牡丹江,翻越太平岭而到绥芬河谷,经东宁顺绥芬河而下。因绥芬河在唐代时叫“率宾水”,金称“苏滨水”、“恤品水”,故金代时,此路便叫恤品路。

  这里也是满清真正的龙兴之地。永乐年间,胡里改部女真人向明帝国归附,于是朱棣便在此地以该部设卫。由于这里在唐代的时候是渤海国所属的率宾府建州故地,故而叫建州卫。清代这里被称为富尔丹城,“furdan”在满语中的意思就是“关”,隶属宁古塔副都统衙门管理。

  这里也是后世沙俄入侵东北地区的传统路线。1900年,沙俄即从此地出发,经东宁、绥芬河直捣牡丹江。在现代时空里,此地一直是连接伯力和海参崴两哥战略要地的枢纽,也是向北进入兴凯湖平原的起点。

  在赵新看来,北海镇要想阻止沙俄南下,就必须占领这里,继而向东北越过兴凯湖,占领伯力。

  第二天,赵新去了城里的图书馆,试图查找一些历史资料。这里馆藏的清代文献不多,不过赵新还是从中找到了一些历史资料。

  之后他又用了三天的时间,开车绕着城市周边转了一大圈。仔细的查看了这一带的地形地貌。即便是冬天,从原野上仍能看到周边大片的原始森林。与四周地势起伏不平、山丘连绵的北海镇不同,这里地势平坦这里的地形异常的平坦,想必在另一个时空里,这里或许聚居着一些赫哲费雅喀人部落和库尔喀齐新满洲人。

  看了几天后,赵新心里大概有了计较。他这才又开车回到不冻港,然后回到了北海镇。

  “就是这里,富尔丹城。如果清军要从陆路来的话,就只能经过这里。我们必须在明年开春前占领这儿,并修建防御要塞。”赵新指着地图上的乌苏里斯克,对刘胜等人说道。

  “开春前?冬天?这得有多远?”刘胜抛出了一堆问题。

  “顺着绥芬河或者富尔佳哈河往北走200里就到了。”

  王远方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说道:“可这天气实在是个大问题啊,别说修要塞了,就是走到哪儿都得冻死几个。”

  赵新道:“这里应该还有旧的土堡。当年雅克萨之战的时候,沙俄就在富尔丹城的旧址上修筑土城,图谋占领这里。”

  陈青松道:“你可得想好了,咱们一旦把基建力量投入进去,可就没有余力在其他地方修建防御要塞了。”

  赵新淡淡一笑道:“放心,我查过资料了。在清代,这里是通往海参崴的唯一陆路枢纽。而且我原本就计划明年开春后把这儿占了。现在我们唯一需要等待的,就是熬过这个冬天,以及瑟尔丹那边的侦查报告。”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