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追逃_乾隆四十八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四章 追逃

第(3/3)页

暗自咒骂。

  “报告!”

  “进来!”

  进来的人是久藏,他敬了个军礼,然后汇报道:“大人,我们抓获清军俘虏一百五十七名,缴获马匹二十,不过都是些拉车的驽马。据俘虏交待,蒙古骑兵带着营里所有的马都过了河,朝东南方向逃了,人数大约在三四千人的样子。”

  “不能让这股清军跑回去!否则就凭咱们这点儿人,跟本没办法快速拿下宁古塔!久藏,你马上派一个班,把俘虏押回去。再派两个人骑马赶回指挥部,通知赵大人并联系王教官,让他们一定要把这股清军堵住!”

  “是!那我们呢?”

  “让战士们收拾一下,我们现在就走,去宁古塔!”

  ......

  蒙古卡伦,此地原本只是个负责传递公文的小哨卡。之所以叫“蒙古”,是源自南面不远处的蒙古河。在另一个时空的后世,这里便是仅有三千多人口的巴拉巴什。

  因为附近的群山出产人参,沿海的河流盛产东珠,所以本地驻守的兵丁要比其他卡伦多一倍,总共二十个人。

  自从福康安开始拓宽从珲春到富尔丹城的道路,蒙古卡伦很快就成为了清军北上路途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后勤补给点。所有从珲春运出发的粮船,顺着蜿蜒的珲春河一路向东向北,然后转陆路,再从蒙古河运抵蒙古卡伦。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蒙古卡伦的驻守兵力从二十个人一下子升到了四十多人,其中就包括了两个鸟枪小队。

  初秋的第一场雪,在通肯山下的河谷中弥漫。翻滚起伏的山脊、尚未掉光叶子的树木、银灰色的天空和洁白的大地,交织互融,浑然一体。

  七八只狍子,撅着炸成桃心状的白毛屁股,匆匆跨过林间,像是正在躲避什么危险的来临。它们还没有下坡之前,蓦然回首,痴呆的表情,让人忍俊不禁。

  二十分钟后,一只斑斓大虎,从浓密的灌木丛中转出,跨过浅浅的沟坎,跃上平坦的林间小径。它似乎并不急于赶路,就那么不紧不慢地摇动着一身火苗似的花纹,穿过林地,在雪地上留下了硕大的爪印。当它走到一棵栎树下,缓缓停下了脚步,迟疑了大约一秒钟,突然弓起背部,冲着百十米外的山梁发出了咆哮。

  这下不用瑟尔丹提醒,王远方也知道老虎发现自己了。

  “糟了,被发现了!咱们要是开枪的话,搞不好山下的卡伦就听见了。怎么办?”瑟尔丹缓慢而轻声的问道。

  “砰!砰!”王远方用枪声回答了他。视野中,那只巨大的吊睛白额大虎脑门中弹,扑倒在雪地里。

  自从六月底带队离开富尔丹城,王远方这六百多人在通肯山中整整呆了两个月,他们每天最大的敌人不是巡山的兵丁、进山采参或是捕猎的边民,也不是老虎、熊和野猪,而是他们自己。

  六百多人每天无事可做,也不能大张旗鼓的在山林间捕猎,实在是种煎熬。若是没有熟悉大山坏境的瑟尔丹父子两人,他们早就被边民发现了。每次遇到猛兽时,士兵们根本不敢直接开枪射击,所以要么是瑟尔丹用弓箭射杀,要么就是被王远方用带着消音器的自动步枪干掉。

  士兵们每天吃的是压缩饼干,喝的是山泉水,晚上睡觉连篝火都很少点。也正是因为如此,近两个月来,因伤病和野兽袭击,已经牺牲了三十多人。

  当赵新的命令通过电波收到后,王远方终于松了口气,再等下去,他也熬不住了。

  憋闷了许久的六百多人如同下山猛虎,他们飞快的穿过山林和灌木丛,越过一道道山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清军蒙古卡伦。

  当他们冲出大山,抵达蒙古河北岸时,就已经被驻守的清军发现。王远方当即命令一个连强渡蒙古河,其他部队在河北岸进行火力掩护。

  当北海镇的士兵冒着枪弹箭雨,游过冰凉刺骨的蒙古河后,浑身湿透着就立刻就发起了冲击。战斗在二十分钟后就结束了,北海镇士兵牺牲三人,伤五人。而驻守在此的两个清军火枪小队无人投降,被全部消灭;二百多个运送粮草物资的民夫除了几个人逃进南面的大山,其他都成了俘虏。

  在跟指挥部取得联系后,王远方决定先让手下人吃顿热乎饭,等六百多人吃饱喝足,烤着篝火好好眯了一觉后,新的命令到了。

  指挥部给他们的命令是堵住南逃的清军骑兵,务必全歼,以便为攻占宁古塔创造便利。王远方想了一下,便跟瑟尔丹父子和手下的营连长开了会。

  这次会议结束后,瑟尔丹父子带着自己的两个侦查小队乔装打扮,拿起鸟枪和弓箭,摇身一变成了驻守此地的甲兵,而王远方带着其他人都躲藏在修筑好的隐蔽工事里。

  水已经烧开,就等米下锅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