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瑟尔丹父子_乾隆四十八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二章 瑟尔丹父子

第(3/3)页

山本来今天要去伐木的。这些天的严寒使得木柴消耗量急剧上升。而赵新又曾经命令不许用冷杉或是雪松的主干当柴火,所以伐木组每天只能拼命的砍伐白桦。如今离营地西侧的最近白桦树都已被砍伐一空。

  可刘胜觉得,鲁寿山和曾秀成跟自己起码还能有的聊,跟胜海舟他们交流实在太费劲了。

  于是,刘胜一手拎着从厨房拿来的塑料水桶,一手牵着徐福南,身后则跟着拿着工具的鲁寿山、曾秀成。这三大一小,晃晃悠悠的去了靠近入海口的河边。

  至于徐寿南,那是阿妙和多福大花猫的跟屁虫。

  结果刚走到河边,眼尖的鲁寿山就看到不远处,两个裹的严严实实的人坐在一辆马拉爬犁上,朝营地这边过来了。

  “刘老爷,你看那边。”鲁寿山拉了一下身前的刘胜。

  刘胜转身一看,得,这下鱼也捞不成了。

  他让曾秀成赶紧带着徐福南回去,自己则在检查了一下手枪和弹匣后,带着鲁寿山就迎了上去。

  鲁寿山内心惴惴,自从他离开了海峡对面的那个渔村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其他本地土著。他之前听赵新说过有附近土著来营地换东西的,不过那时他刚来这里,还不适合露面。

  不过当他看到刘胜手里的连发火铳,渐渐踏实了不少。话说刘胜在练枪的时候他也跟着远远的看过,手枪的连续射击之声把鲁寿山吓了个半死。活了三十多年,鲁寿山只见过官兵手里的鸟枪,但他从没见过鸟枪开火。

  (乾隆六年、二十四年,皇帝两次诏谕军机大臣,严查民间私造鸟铳的使用及售卖,要求各省对民间的鸟铳进行登记编号,并与收缴。

  不过百姓自有智慧。在山东一些乡民械斗中,有人就用坚固的竹筒,打通后再缠以老藤,最后再用铁环箍紧,塞入火药铁砂,就成了一把土造鸟铳,让地方官府大为头疼。

  所以自幼生长在江南富裕之地的鲁寿山没见过鸟铳开火,并不奇怪。)

  作为一个优秀的猎人,瑟尔丹的视力自然非常好。所以坐在爬犁上的他看到不远处的几人后,连忙让儿子额鲁把马速降了下来。

  看着对方越来越近,刘胜把手插进大衣兜里,握住了手枪,暗指对方。

  “你就是雅尔哈?”刘胜知道鲁寿山懂满语,示意他来翻译。

  鲁寿山等对方停住了马,下了爬犁之后,开口问道。

  瑟尔丹一听对方居然有人懂满语,实在是又喜又惊。

  喜的是,既然有人通满语,那交流起来那就方便多了;惊的是雅尔哈曾告诉他,熊岛上的这帮人不通满语,只能比划手势。现在怎么突然冒出来一个通满语的人?

  而且这两人在瑟尔丹看来,他已经确定对方根本不是什么“库页费雅喀”。尤其是说满语的那人旁边那位,身量高的吓人,看着壮的跟头熊似的。他还从没见过长的这么高大的。

  “不。”瑟尔丹摇了摇头。“我是雅尔哈的朋友。”

  “嗯?”刘胜听了鲁寿山的翻译后十分奇怪,之前每次来的不都是一个叫做“雅尔哈”的人么?

  “雅尔哈为什么没来?”刘胜敏锐的感觉事情不对。

  “雅尔哈大叔病了。”额鲁高声说道。“我们是来换细盐的。”

  刘胜打量着眼前的这两个土著,想了想说道:“盐有的是。寿山,你在前面领路,我在后面跟着。”

  手里拄着一根钢钎(凿冰用的)的鲁寿山听了刘胜的吩咐,于是便让对面两人牵着马跟自己去营地门口。

  额鲁刚才就看到了鲁寿山手里的那根黑色棒子,他原本还以为就是跟木棒。结果鲁寿山一边走,一边用钢钎起起落落的杵在地上时,额鲁这才发现,对方手里的棒子居然是铁做的。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