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渡和卷烟_乾隆四十八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渡和卷烟

第(3/3)页

没见了!去哪儿发财了?”

  “沈老兄,你这是才从倭国回来啊?好家伙,你这一去都半年多了吧?”

  “黄老板,好久不见啊。”

  “黄老板,你要大豆吗?昨天刚到的,晚点儿去我铺子里看看货?”

  沈敬丹与老黄微笑着和这些人一一见礼,待佣人上了茶后,便各自从怀里掏出了一个木盒子放在了茶几上。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下,将盒子缓缓打开。

  “哟~这是何物?”一个李姓船东好奇的问道。

  “此物名唤‘香烟’,乃是倭国仙台所产。容斋公,您是常抽水烟的,来一支吧?”沈敬丹说着,便单手托着木盒递到了朱朝相的面前。

  朱朝相好奇的从盒中取了一根香烟,来回看了几眼后问道:“此物如何吸食?”

  老黄笑着说道:“容斋公,您将红色的那段放入嘴中即可。不过要用此物还得有明火。”说完,便从身边那个李姓船东手中要过燃烧着的纸媒子;用嘴使劲吹了两下露出火头,然后便拿起一根香烟叼在嘴里,用纸媒子点燃。几口喷云吐雾后,一股夹杂着淡淡酒香,又有一丝甜味儿的烟草香飘散在花厅里。

  “唔~这烟叶里居然有酒香?有点意思!”

  一帮商人于是纷纷起身,从沈敬丹手中的烟盒里取出一支香烟,学着老黄的样子点上。不一会,花厅里就变得烟雾弥漫,呛的那几个不吸烟的商人直咳嗽。

  清代乾隆年间,由于商品经济发达,烟草已经普及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比如苏州就开设了八家高档烟草铺,其中有三家专营福建北部所产的烟草。上海县这里也有几家专营闽北烟草的;而且还有人从倭国带回荷兰人带来的烟草,价格十分昂贵;至于广州就更不用说了,巴西和切萨皮克的鼻烟都能买到。

  吸食烟草的风气如此兴盛,首先就是古人认为烟草有药用价值。这时代的名医沈李龙在其著作《食物本草会纂》中说,烟能“治风寒湿痹,滞气停疾,利头目,去百病。解山岚瘴气,塞外边瘴之地,食此最宜。”

  除此以外,此时人们还将烟草作为馈赠和待客之物,与茶、酒一样备受青睐。烟曾有“烟酒”、“干酒”的别名。由于文人们着力渲染吸烟情趣,清代妇女们吸烟也相当普遍。

  这个时期最流行的是四种烟,即旱烟、潮烟、水烟、鼻烟。

  旱烟以“劲儿大”为核心,特别是做体力活的人,经常要用烟草来提神。很多北方人都喜欢抽旱烟。

  至于潮烟,则是要将烟丝切细之后稍加水润湿的再用。清代北京把“湿”称为“潮”,这种潮烟劲儿小一些,嗜好旱烟的人不屑抽,主要是妇女以及一些贵族男子抽用。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加了香料的潮烟叫“兰花烟”,老太太们最喜欢抽。

  水烟就不用说了。所用的水烟袋俗称“仙鹤腿”,吸食时必须要有仆人跪在低处点烟。一般有身份的官绅和贵族都喜欢抽水烟。

  最后一种就是鼻烟了。一般是用上好的烟草晾晒之后进行研磨,做成“烟坯”,然后加入一些特定的中药材以及花瓣、花露进行陈化。因为不用明火,所以在官场上也极为流行。红楼梦里晴雯头疼,宝玉就让麝月“取鼻烟来,给她嗅些,痛打几个喷嚏,就通了关窍。”

  由于赵新买来的现代卷烟纸中都添加了助燃剂,所以一群商人抽了十来口后就只剩了一个黄色的烟屁。

  “这是何物?”李姓船东好奇的撕开烟屁包裹的纸,用手指揉搓着已经被熏的发黄的过滤嘴。手指很快被焦油染的黑黄。

  “此乃倭国人采集一种特有树木,用秘法提取制成后,又以各种补药浸泡制成,不仅可以阻隔烟油,其所附药物更可以滋养身体。”

  “沈老板,此物价值几何?”

  “这一盒里有卷烟二十支,所用烟草均用上好的白酒、蜂蜜以及十数种香料配制而成。倭国当地要价也是不低,一般都是当地豪商大名才能吸食,每盒要价一百文。”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