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六章大反攻!_我在亮剑搞援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六十六章大反攻!

第(2/3)页

及129师的扩编部队的情况。

        如今晋东南的形势,可以说是蒸蒸日上。

        晋东南本就是八路军的根据地,八路军在那里发展了好几年,人民群众很支持八路军。

        原来,晋东南是晋绥军的地盘。

        后来鬼子来了之后,中央军、川军都来帮着晋绥军打过鬼子,见打不过鬼子,晋绥军直接开溜,晋东南便沦陷到鬼子手里。

        八路军挺进太行山,深入到敌后,带领老百姓继续抗战。

        很多次鬼子的扫荡,八路军都没有放弃老百姓,带着老百姓一起突围。

        得到老百姓打心眼里支持。

        如果换了国军,面对鬼子的扫荡,早就丢下老百姓逃命了。

        甚至有不少国军能原地投鬼子当汉奸,然后帮着鬼子一起欺负老百姓。

        将晋东南的鬼子赶跑之后,晋东南便如火如荼的发展农业、工业和兵工厂,整顿军备、精兵简政,几乎是全民皆兵,鬼子的间谍和特工都难以渗透。

        如今晋东南八路军的主力,已经达到了40万。

        主力旅已经换装了五六式,战斗力异常强悍。

        上次李云龙上交一半重炮,129师也分到了不少,堪称土豪部队。

        而且,上次干掉那么多鬼子将官,获得的兵工厂、民用工厂和工程师,129师也分到了一部分。

        当然,这些工程师只负责培训,而且呆的时间不长,过几年就会被陈老板叫走。

        不过。

        晋东南的兵工厂进一步增大,很多部队已经整团整团的,装备上了晋东南八路军兵工厂自己生产的装备。

        听完师长的汇报,首长和参谋长的表情很满意。

        加上新一团、独立团、新二团,以及115师和120师,和各一级军区、二级军区,八路军主力总兵力恐怕快100万了吧?

        加上地方部队和民兵,那兵力就更多。

        要知道,几年前八路军东渡黄河的时候,一共才4万多号人。

        这才几年时间,直接增长了几十倍。

        而且八路军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李云龙得到援助之后,过一两年后,八路军拥有几百万主力都不奇怪。

        “距离正太战役结束超过3个月了吧?”

        “首长、参谋长,咱们的部队什么时候反攻华北?”

        汇报完毕后,师长端着茶杯喝了一口水,语气期待的询问道。

        虽然新编了很多部队,但是部队的士气很旺盛,指战员们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在拼命训练。

        这股劲,就是反攻华北,全歼华北方面军,击毙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

        “快了!”

        参谋长语气肯定地说:

        “目前,新一团的参谋部,已经在做作战计划了。”

        “哦?”师长双眼一亮,既然新一团已经在做作战计划了,那么距离大反攻开始也就不远了。

        而且师长已经早有预料,反攻华北的总指挥肯定又是李云龙。

        当然。

        师长也没有想跟李云龙抢总指挥的意思,毕竟李云龙指挥新一团打的胜仗越大,赚到的武器弹药也就越多,八路军发的财也就越大。

        到时候,晋东南的八路军也跟着沾光。

        虽然总部还没有公布反攻华北日军的总指挥,但是几乎所有首长都知道,这一次的总指挥非李云龙莫属。

        “最近鬼子在向华北增兵和调派作战物资,这一仗,李云龙准备怎么打?”

        “我们师怎么配合?”

        师长询问道。

        李云龙得到的情报,基本上会向总部汇报,而总部也基本上会将情报跟几个师部共享。

        所以师长自然也是知道鬼子向华北增兵和调派作战物资的情况。

        至于前几天八路军空军部队重创第9师团的事情,各部队也都知道,并且在各部队大力宣传,大大提升部队士气与地方部队的凝聚力。

        总部不仅向全国发了一份明码电报。

        《新华日报》、《边区日报》等八路军自办的各报纸媒体,也纷纷刊印新闻。

        其他国内媒体也是纷纷转载。

        八路军在全国老百姓心里的声望又增大一截。

        “这一仗,日军主要是防守方,我们主要是进攻。”

        “李云龙打算以两个为主攻方向。”

        “一部从大同出发,沿着平绥铁路向张家口方向进攻,并收复沿途的城镇。”

        “一部从阳泉、娘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