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节 去梧州(三)_临高启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四节 去梧州(三)

第(2/3)页



  “你就是易浩然?”姬信问道。

  “正是学生。”

  “你的口供我看过了。”姬信说,“有什么需要补充或者改动的吗?如果有什么重要的隐情可以提供,量刑的时候自然会罪减一等。”

  “罪?”易浩然讥诮的一笑,“我率官兵义民冒死收复梧州,如今失败被俘,何罪之有?”

  陈白宾刚想呵斥,姬信摇了摇手,并不生气,继续问道:“这么说,你没什么其他想说的了?”

  “要说的我已都说了,多说又有何益?”

  见他对口供咬得很紧,姬信便不再纠缠他的口供问题,转而问道:“你和骆阳明是什么关系?”

  “我在他店内当过账房。”

  “你一个外乡人,在本地无铺无保,举目无亲。骆阳明为什么要用你?”

  “我与蒋秋婵的夫家是远亲,梧州城破之后我无处可去,便去投奔她。她再通过骆阳明的夫人将我举荐到店里。”

  “你一个辽东人士,怎么在广东有亲戚?”

  “祖辈上的瓜蔓亲而已。”易浩然道,“早就多年断了来往了。只是彼此还认得这门亲。若非走投无路,我也豁不出脸去求她。”

  姬信又问:“你既然是梧州城破的时候落难在梧州的,为何又起了组织暴乱之念?”

  “普天之下,莫非大明的王土。尔等髡贼窃据王土,学生起兵光复,有何不可?”

  “易先生,大义的事情,不必多言。你我各有立场。我想你原本投奔蒋秋婵,大约也是想苟延残喘,并无暴乱之念。你到底为何起了这个念头,又是如何组织的,一一道来!”

  “为何起了此年,又是如何组织的,学生在供述中都有明言,并无隐瞒。”

  陈白宾心想,这老书生,倒是个话头,翻来覆去不肯说一句有用的话,全是供词里的东西。

  姬信却并没有再追问下去,只是微微点头,又问:“你与蔡兰是什么关系?”

  “她是我一位故旧邢丞焕的未婚妻。”易浩然从容答道,“梧州城破,邢先生以身殉国。蔡兰流落于此。我原本与她并不相识,只是有一日在街上她瞧见了我的扇子――扇子正是他未婚夫所绘。”

  “然后呢?”

  “她问我下落而处,做何营生。即被她识破,学生也不再隐瞒,便一一都告知了他。”

  “你没问她当时做何营生,再哪里落脚?”

  “自然是问了。她说城破之后她险些被奸人掳掠奸淫,幸而遇到了髡贼兵丁将她救下,可怜她孤苦无依,又知她识字,髡贼便让她在三总府里打杂做事。”

  “她一个小脚的弱女子,能做什么差事?”

  “这个学生便不知道了。”易浩然道。

  “既然蔡兰是受了我元老院的大恩,又为何当了你的内应?”

  “大恩?”易浩然不屑的一笑,“若不是你们,她与我那位故旧琴瑟和谐,夫妻伉俪情深。过得安稳和乐。如何会落到被乱兵掳掠奸淫的地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