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三十二节 分类机_临高启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百三十二节 分类机

第(2/3)页

卡袋里,没穿孔的继续走。这样每个读卡单元只用来检查800个孔位中的一个是否穿孔,效率太低。”

  “我记得制表机的读卡是每秒1张吧。”又有人说道。

  “嗯,还要长一点,1点几秒吧。这次的读卡装置用了钟博士新设计的结构,估计能控制在1秒以内。”

  “那还是太慢了,1张卡的分类需要10秒钟。”

  “老梁,你又忘了,上回和你解释过一次。第1张卡片传到第2套读卡机构的时候,第2张卡片就可以传到第1套读卡机构了,实际上还是每张卡1秒钟。”

  “哦,哦,对。”

  “速度还算可以,还是每小时3000多张。”

  “我看太快也没必要,万一继电器还是适应不了怎么办。”孙立瞥了一眼正在安装继电器的钱羽之。

  “这次没问题了,这段时间我们给继电器改进了设计。”冯诺连忙说道。

  “新的绕线机什么时候能到?现在的设备绕0.1mm线总是有些问题。”他又问孙立。

  “大概还要一周。”孙立回答。

  标准件厂最近出品了0.1mm线径的紫铜线,电子设备车间也马上在其基础上制作了一批漆包线。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一部分控制用继电器的体型显著缩小了,反应也更加灵敏。

  “计数器的数码轮用的是什么材料?”钟博士问。分类机的每个卡袋处安装了联动的计数器,反正又不费事,原理和制表机是一样的。

  “高碳钢吧。”有人回答。

  “计数器用的这种轮,不需要太好的材料。现在的设计里,这种数位轮与上下级没有机械接触,仅有电接触。我们可以将其做成可快速替换的模块,如果坏了,拔下来换个好的上去就行了。这样维护起来比较方便,也节省昂贵的材料。”钟博士又开始推销他的模块化构想。

  “不过梢钉是计数器里负荷最重的零件,需要频繁地与棘轮齿冲面摩擦,需要硬度高一些的材料。”他又补充说。

  “嗯,下次试试。不过上回那个设计图有点问题,Y型叉架离开角度不对,会导致棘轮回拨,这样另一个梢钉就对不上冲面了。”

  “哦,这次没问题了,我增加了梢钉间距,能保证一个可靠的‘开锁’位。另外棘轮冲面角度也修正了。”

  ……

  “老冯,你还是没设计多条件分类么,是不是有点保守了?制表机、分类机,都是只能针对卡片的某一列进行统计和分类。”

  “谁说没改进,还是有改进的,最多可以支持10条件分类。”冯诺略带得意地回答。

  “嗯?怎么弄的。没看到有相应结构啊?”

  “虽然每套读卡系统只有1个读卡触辊,每次只能读1个孔。但是这个触辊的位置是可调的,可以分别调整对准不同的列和行。我在每个送卡继电器上游又加了一个控制继电器,上面有个开关,可以选择激活或者不激活。这样,相当于可以给控制送卡机构的继电器取反了。我既可以选择送出所有穿孔的卡片,也可以选择送出所有不穿孔的卡片。”

  “然后,第二套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