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节 百图村远征_临高启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节 百图村远征

第(2/3)页

半天,吼了一句:“好汉子,有把功夫。”

  黄熊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成了游老虎的“兄弟”,每天下操之后都被逼着和他切磋武艺。他本来以为游老虎是要提拔他当亲兵什么的,但是显然澳洲人的军队里不搞这个。游老虎身为连长,管着100号人,在大明军队里也够得上都司的级别的,身边也只有一个“警卫员”。

  “本次行动的决心是对百图村进行压服。”席亚洲在全营排以上指挥员的会议上进行任务说明,“战斗中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行动中保持克制。这次参战新兵比较多,部队的纪律要抓紧。各连教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的进度怎么样了?”

  “已经教了三天了,大家基本会唱。”暂时兼任营政治教员的魏爱文汇报道。

  “不仅要会唱,还得理解歌词的含义。”席亚洲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琅琅上口,又把军队纪律、和百姓的相处方式说得通俗易懂,是首不可多得的教育用的军歌。

  “下面是后勤问题――”

  自从搞**未果,叶雨铭又回来干他养兔子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这几天,叶雨铭原本只被蚊子困扰的耳朵里现在却充斥着这句话。“根据陆军的人私下聊天透露的情况,这次是穿越众建立新军后第一次的大规模远征。”农业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兵粮。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军队的头头脑脑们对是否出动新军已经达成共识――不但要出动,还要有相当的规模,搞成示威的武装大游行。但是毫无疑问,不管你怎么打算干什么,饭都是要吃的。

  别看这支军队还处于最原始的状态,研发军用口粮的命令却已经下达到了农委会。农业部的人最头疼的,就是要试制出能在海南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可以随军携带并且保证足够营养的野战口粮。

  按理说,既然本次远征属于低烈度的行动,而且预计最多只要三天时间,机械组又开发了炊事车,采用热饭热菜式的保障是最理想的。野战口粮这种东西,古今中外就没有好吃的,属于紧急情况下的应急物资。

  因为本次行动还带有对现有装备进行全面检测的试验性质,所以军委会要求必须配备足够三天食用的野战口粮――种类可以多一些,主要是让部队试吃,听一下反应。

  农业部早就将诸如炒米、蒸糕、饭团、炒面、煎饼、馕、米饼、兵粮丸等中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携带食品都一一试做过。吴南海还开发出金华酥饼这个相当诡异的东西。事实证明,此物的确可以长期保存,但是实在让人难以下咽。而且酥饼要大量的猪油,眼下一切油脂都算是“战略物资”。

  干煎饼、炒面、馕还有干馍都是成熟的便携式干粮,加工也容易。特别是煎饼,在攻打苟家庄的战斗中体现出了其价值。煎饼极耐储存,过去山东老百姓出远门时常带的干粮。但是临高的粮食情况是米多于面,虽然山东煎饼的主料实际上是红薯,但是红薯的营养价值太低,不符合军用口粮因此它和炒面、馕之类的面制品一起出局了。

  剩下的就是米制品,叶雨茗提议做炒米,还提出了用炒米和麦芽糖制造炒米糕。但是炒米的可保存性不如炒面,他们也没有麦芽糖可用。于是又人提议继续造兵粮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