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节 作战方案_临高启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二节 作战方案

第(2/3)页

残部迅速挤压到‘绝地’,形成包围全歼。少量军队包围大股溃逃的敌军,这在军事史上并不罕见。”

  众人聚精会神的看着他的教鞭移动。

  “我研究了下参谋部准备的地理资料,有一处地方非常适合。”他指着沙盘上县城南边的河汊子三角地,“这块地方三面环水,敌人一旦进去之后就很难突围。我军就能以较少的兵力有效的形成对敌围困。”

  “这地方太小了,而且河流深度不够。”东门吹雨说,“根据侦察队的报告,现在这条河的平均深度只有1~1.2米,可以勉强涉渡。”

  “那就将其压到海边。”朱鸣夏说。

  这个提议引起了多数人的首肯,首先大家都觉得命令士兵扛着梯子去爬城很可能会遭遇较大的伤亡,其次逼敌人退到海边可以得到海军战舰的支援。敌人在海陆两路围攻和海军战舰优势的炮火下,士气会进一步跌落,很容易大批投降。

  参谋部马上研究了下,将方案做了修正。

  澄迈县西北有一个叫做小英场的小半岛,将敌人逼入这个地方,伏波军只需要海军舰艇和少量的步兵就能形成围困态势。

  最后何鸣决定在澄迈县城下展开和明军的会战,其决心是:在澄迈县城南面展开主力,在战斗中击溃明军主力,随后以机动兵力迫使敌人退往海边小英场或者县城内,达到聚歼的目的。

  决定了投入会战的总兵力为五个步兵营。步兵第1、3、4、5、6营。除去被调往三亚的步兵第2营、留守临高的临高警备营和训练新兵的步兵教导队之外,伏波军的步兵部队倾巢出动。

  炮兵出动三个野战炮兵连,另外由炮兵教导队组成一个补充连,该连除了炮兵学兵之外,还携带多达20门火炮作为替换后备之用。

  特侦队除了叶孟言分队之外,增调由北炜亲自指挥一个分队。

  潘达指挥工兵连。他原本想再编制一支基建工程兵部队,但是时间不等人,执委会就决定将在澄迈县境内筑路的工程队连人带设备暂时隶属于他。

  伏波军的辅助部队规模庞大,包括炊事兵、运输队、卫生队和担架队,这部分大多由征调来的民兵担任。编成野战军后勤纵队。贾莫非担任后勤纵队总指挥,此人原先在物流业供职,组织物资转运有相当的经验。

  全部参战兵力为一万人。其中步兵四千五百人,炮兵七百五十人,工兵二百人。另有步炮兵工辎各兵科学员四百人,其余为运输、卫生、后方警戒、军工等辅助人员。

  海军出动二艘8154,四艘双桅战舰,十二艘单桅三角帆巡逻艇,同时在博铺随时待命一个海兵营作为总预备队,视情况投入战斗。

  野战军根据事先发布的编制条例,对所有部队进行了整编和调整,正式定下的基本战术单位步兵营编制为:每营8个连:掷弹兵和轻步兵各1个连,其余为战列步兵连。这是排队枪毙时代的典型编制。掷弹兵不仅要“身材健壮,勇敢善战”,而且是真正的“掷弹”。至于轻步兵,排队枪毙时代的标准是使用线膛步枪,个子矮小灵活,受过散兵作战训练的士兵组成。但是由于伏波军已经全员装备线膛步枪,而且散兵战术也是全员训练的,所以轻步兵就仅仅成为一种专门进行散兵战的兵种称号而已。

  每个步兵连由3名军官,5名士官,1名鼓手、1名笛手,90名士兵组成。这样全营战斗人员大概在800人左右。大致可以完成独当一面的作战任务。

  为了激励士兵的荣誉感,给掷弹兵和轻步兵以特殊的服饰装饰物,掷弹兵分发了红色的饰索,轻步兵是绿色的。挂在穿着简陋的灰色制服的士兵身上几乎谈不上美感。

  “先凑合一下,等打完仗我们就换装。士兵穿得简直就是和面粉口袋一样。一点不威武。”文德嗣视察了部队之后对服装问题大发议论,“军官的样子也太土了,光有个指挥刀。一点都区别不出来。排队枪毙作战,军官、士官的位置一定要非常醒目,这样才能鼓舞起士气来!”

  “给军官的头盔上装个羽毛?”何鸣的脑子还转不过弯来,他依稀记得看过的电影里,排队枪毙时代的军官帽子上是有羽毛或者类似鸡毛掸子一样的东西插着。

  “太难看了,要要合适的帽子或者头盔才能用羽毛,安全帽上插个羽毛象什么样子!”文德嗣不满的说,“暂时在头盔上用个花结做装饰。找找看资料,我记得有人对这个很有研究的!”

  在完成编制之后,元老院在马袅举行了隆重的授予军旗仪式,向各营授予了陆军旗。

  军旗为大红色,正中为象征着从放射出光芒的虫洞的中伸展开的黄色大五角星,五角星上是向上举起的紧握的拳头,象征帝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