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跟踪_未来工程师组团抵抗末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跟踪

第(2/3)页

压电离成素子状态的这部分电路,虽然画法不同,芯片用的比较老旧,但每个芯片要处理的功能都是一样的,芯片周边的最小系统也几乎一模一样的,相似度极高,高到那种被告抄袭都有可能的程度。再者就是三维矩阵扫描电路,从刚才听李淳风说他们将生物动态扫描的时候我就很在意了,这不正是空间转移事业部正准备攻克的难题,没想到在87年前,这两位大神就已经完成了。既然87年前就已经有人能完成,那么这87年间一定有其他的人也完成了,说不定在遥远的外星,已经有地球的同胞在那里居住了,原本感觉遥遥无期的克洛诺斯项目,现在突然就充满了希望。对于动态扫描部分,我请李淳风为我进行了更细致的讲解。

袁天刚看到我对时光旅行胶囊非常感兴趣,露出了欣慰的表情,仿佛在说自己找对了人一样。李淳风也是越说越起劲,一点也不像一个半身入棺材的112岁老叟,反而像是回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从李淳风的讲解中我得知,要想将生物动态扫描,必须采用超高频技术,即便是87年后的今天也难以得到我所需要的高频。好在李淳风自主研发出了三维锁相耦合振荡器阵列,可以实现超高速无移相器的波束形成和扫描,矩形结构阵列相邻阵元相位差限制在正负90度内,是一种高精度的动态扫描电路。扫描枪在超高频状态下有可能会出现功率不足的现象,为此还特意加上了谐振功率放大器。动态扫描的硬件部分堪称神作,简直可以算是电子科技界的瑰宝,人类的财富了。另一方面,袁天刚也告诉我,动态扫描这部分对应的软件也不简单,为了进一步缩短扫描时间,降低风险,他还专门建立了生物模型,在生物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坐标信息的建立,数据排列、打包、校验、发送,能提高50%的效率和可靠性。

这些原理图和代码非常繁多,不是一天两天之内就能看完的,我问袁天刚“这些资料今晚是肯定看不完了,能不能让我拷贝回去慢慢看。”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电脑安全可靠的话,就拷贝回去吧。”

想到今天疑似被人跟踪,又想到姜鸿钧的事,就放弃了这个念头,“还是算了吧,我这几天放假,还是过来看吧,没你们讲解有的我还真看不懂了。”

“嗯,也好,今晚也不早了,你就先回去吧。”

我看了下手机的时间,已经凌晨1点了,我只是稍微看了看原理图,时间居然就过了4个小时。告别的时候,我深深地向他们两位举了个躬,代表我对前辈们的敬意,也代表传授我这些技术的感谢。然后说了句“谢谢两位老师,我会再来的。”

“嗯。”他们都满意地点着头。

回到地面后,我走出了破旧的房屋。刚走到门口的时候,一个五大三粗的中年男子向我走来,指着破屋子说道“小哥,我看你从里面出来的。可我刚才进去的时候里面一个人也没有,你这是从哪出来的啊?”

我心中暗想,难道这个人是来算命的吗,可是现在是凌晨1点,要算什么事情需要这么急。正在我思考的时候,我的目光不经意间看见了他脚上的拖鞋,记得刚进来小巷子的时候是有听到穿着拖鞋的脚步声,而在我进入破屋子的时候就完全忘记这件事了,难道眼前的这个男人是之前跟我一起进入巷子的人,如果是的话,那他就在这里待了4个小时了。在这种人迹罕至的地方待4个小时肯定不正常,加上这个点来算命,我几乎可以断定这个人有问题。可是看着这个人身材魁梧的就像熊一样,我不敢无视他的问题,为了试探他究竟是不是4个小时前的那个人,我回答说“我也是刚进去,看了没人,所以就出来了。”

“刚进去的吗,我也是刚进去的,怎么没见到你?”

“或许恰好错开了吧,这里路那么黑,没看到很正常。”

“嗯,也是啊。”

我继续试探着问他“你以前也来这算过命吗?”

“嗯,没有,我朋友介绍这里我才来的。”

“是吗,我也是朋友介绍的,说里面有个叫袁李的大师算命特别准。”

“嗯,既然今天大师不在,那我改天再来好了,先走了。”

我说里面有个叫袁李的大师,他竟然没有反驳,也就是说他根本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人,估计他以为里面是算命的也只是因为看见地上的风水罗盘而已。既然他根本就不是朋友介绍过来算命的,那也就是说他就是跟着我进来的人。糟糕,这样一来,我岂不是会连累袁天刚和李淳风,最近最好不要再去他们那儿了,可是我和他们已经约好会再去的,如果不去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