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八章 先发制人(二)_1635汉风再起重庆老Q最新章节列表免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七八章 先发制人(二)

第(2/3)页

在第一时间就盯上了安南水师那三艘买来的盖伦风帆战舰。逼退一众小船后,形成局部数量优势,围着对方就展开群殴。

  不到两個小时,安南水师开始溃败,部分船只在齐国水师炮口威胁下干脆地举旗投降。在点检收获时,水师官兵在俘获的两艘盖伦风帆战舰上发现了西洋夷人面孔的雇佣军官和水手。

  稍加审问,果然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旗下的海军雇员,受安南高薪聘请,帮着对方熟悉和掌握盖伦风帆战舰的操作和使用。另外,还从他们口中得知,安南郑氏的火器营中,也有十余名受聘的火器教官,指导训练安南火枪兵。

  看着暮色中的红河入海口,齐大江不由为沿河上朔,去进攻升龙城(今越南首都河内市)的齐国部队增添了几分担忧。

  突袭升龙城的齐国部队分乘十七艘中型桨帆船三十余艘渔船,逆着红河,浩浩荡荡地行驶在蜿蜒曲折的河面上。凡途中所遇安南渔船、巡河官兵,全部捕杀或者俘获。虽然不指望能彻底隐藏部队行径,但还是以期最大程度延缓安南人的反应速度。

  8月29日清晨,船队突进至升龙城三十多里处,考虑到会遭遇对方水师拦截,四千余战兵全部下船,在稍事休整后,便快速朝安南都城袭来。

  连续击溃了数队闻讯赶来阻击的安南地方驻军,并置沿途几座城池市镇不顾,齐军于当日傍晚前,杀至升龙城下。

  城中虽然已收到有强敌来袭的消息,并且也做了一番军事部署。但安南军却未想到,敌军会来得如此之快。

  只见两千余身着黑色和灰色军服的火枪兵逼至升龙城四五百米处,排成整齐的军阵,对着城头的安南守军虎视眈眈。还有一部分兵马开始挖掘壕沟,搭设帐篷,准备建立营地。

  城外来的敌军果然是那来自南方的番邦小国—齐国的兵马!

  数日前,安兴、海阳、南定数个府县均传来警讯,声言遭到海上强敌来犯,贼军数千,“铳炮不绝”,城池亦“危如累卵”,守军无不“奋勇杀贼”,力保疆土不失。但贼军火器犀利,恐难以持久,请调王京禁卫大军前来解围。

  为此,清都王郑梉命禁卫军副统领率四千军兵急赴海边,策应支援沿海几处被袭的府县城镇。这援军派出去还没几天,就从红河沿岸不断收到警讯,说有大批船只沿河上朔,似乎目标直指王京。

  初时,郑梉对这个讯息犹自不信,升龙城可是居于内陆两百余里处,沿途有十数个城池关隘,敌军怎么敢冒进突入,深入我安南境内?

  就不怕我集大军断了他们的后路,将其困于升龙城下,一鼔聚歼?

  可是当数十里外再次传来警讯,敌军已经弃船登陆,于沿途击溃数路阻击兵马,快速朝升龙城而来。郑梉才有些慌了,除了布置兵马登城防守戒备,还有就是连续派出十数个信使,往安南各地州府军镇,召集当地驻军前来勤王。

  看着城外数千军列严整的齐军,安南守军将领未敢轻动,谨守城池。

  升龙城位于红河平原,且距大海较近,物产丰富,更是人丁兴旺之处。其最早雏形,乃是建于公元前200年的古螺城。在安南北属时代(即中国统治时期),它被称作“宋平”及后来的“龙肚”。公元886年,它成为了一座城塞,被称为“大罗”

  而到了1010年,安南李朝的初代帝王李太祖迁都大罗城。据说,他看见红河上升起蛟龙,故将大罗命名为“升龙”。1397年安南的首都迁到清化(西都)之前,升龙都是安南的都城,迁都清化之后,升龙成为东都。

  1408年,安南再次北属大明,东都城被大明重新命名为“东关”。1428年,黎朝的开国先祖黎利起兵反明,安南从大明统治下获得自立,东关城也改名为“东京”

  而到了1592年,大将郑松击破北方莫朝,重建黎朝(后黎朝),于是又将升龙城作为都城。

  该城历经六百多年,多次扩建,已是安南首要大城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