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番外:航天工业的发展带来的变化_抗战,奋斗在晋察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章 番外:航天工业的发展带来的变化

第(2/3)页

的一天,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搭载着我国第一位航天员,在轨飞行15圈,历时23小时12分,顺利完成各项预定操作任务后,留下轨道舱后,成功返回到了地球。

这一天,被所有人铭记,也是从这一天开始,我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完全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此后的十年时间里,我国多次发射了载人航天飞船,从最开始的一名航天员,然后两名航天员,三名航天员...

直到95年的时候,已经具备了同时携带五名航天员进行升空的能力。

从93年开始,我国开始了空间站的建设工作。

伴随着苏联等同阵营国家的国力衰退,已经不具备独立发射载人航天技术的能力之后,我国的空间站,慢慢的,也就成为了社会主义联盟之中的国际空间站。

这在事实上,也是标志着,我国正式成为了大哥。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我国的空间站,也是已然成为了目前全球最大的空间站,最多的时候,同时容纳同阵营国家的总计21名航天员的同时工作。

而其他的通信、气象、导航等卫星,截止00年的时候,已经有超过500颗卫星在同时运行。

就比如导航卫星,随着技术的进步,北斗导航卫星,如今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总计32颗北斗第三代导航卫星的运行下,我国基本具备了对全球所有位置的定位能力。

而随着技术的持续发展,01年,我国向月球发射了一颗同步卫星,用于对月球的研究。

此后的数年时间里,我国多次发射了深空探测器,对于金星和火星的研究,也是正式启动了。

03年九月份,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一枚运载火箭,成功将一架机械狗送到了月球,对于月面的探索工程,也是正式启动了。

07年四月份,从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一艘运载火箭,将一台探测器送到了火星,我国也是正式开始了对火星的登陆计划。

同年九月份,一艘搭载着探测器的的运载火箭,成功在金星着陆,标志着我国同时开展了对于金星的探索工作。

10年六月,经过多年的努力后,我国终于启动了载人登陆月球计划,次年五月份,一名航天员,被成功运送到了月球,其在月球进行了长达26个小时的逗留后,亲自用工具,从月球的月面取回来了大量的月壤,然后成功返回到了地球。

这一次的行动,让我国成为了全球第二个掌握了载人登月技术的国家,也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载人登月能力的国家。

美国经过多年的去产能,去工业化后,甚至已经不再具备载人登月飞船的生产能力了。

当然了,美国拥有这些技术,如果他们愿意的话,是可以在5-10年的时间里,重新具备载人登月飞船的生产能力的。

但是,很显然,已经被军工复合体掌控了的美国,是不可能再做这样的事情了。

16年三月,我国正式启动了月球基地的建设工作,计划用十年的时间,在月球之上建造起一座能够最多同时容纳10人的月面基地,用于研究工作。

紧跟着,载人登陆火星计划,也在这一年正式启动了。

和载人航天技术的步骤相同,计划分成三步走。

第一步,搭载包括机械狗在内的智能机器人,以检验载人飞船的性能,然后逐步开始携带动植物进行测试,并完成回收的工作。

直至最终确保所有的环节没有任何问题以后,才会正式实施载人登陆火星的计划。

这一计划,总体用时和月面基地的建设时间相同,也是十年。

此后的十年时间里,随着技术的再次突破,载人登陆火星的计划,也是逐渐进入到了倒计时。

23年12月26日,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月面基地提前两年半宣布完工,正式投入使用。

次年9月份,还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艘巨大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