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二零章 醉翁之意
第(2/3)页
称文武双全。
当然,除了此等名传七朝的大人物外,也有混迹江湖的白衣词人,留下了无数的诗文传说。仅仅是那一个被誉为“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之人,一曲《雨霖铃》,已经足够让无数的青楼女子梨花带雨,辗转反侧难入眠。相传,这名被官家封为“奉旨填词”的才子书生,更是与鸾凤居的头牌点酥娘有过一段才子佳人的故事。
世事更迭,世人渐忘,如今虽然记得那“井水柳词”的传说,但已逐渐忘却那位五年未曾归来的“奉旨填词”的书生,也不知道那鸾凤点酥娘是否还在痴痴等待,等待那个“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不归人。
听说,那个白衣书生去了李唐王朝,寻找穆子白去了。
但能否归来,或者说是否归来,没有人知道。
不过,在这些人之中,甚少有人知晓小说家的诗徒长老,也曾是诗文成名天下知的庙堂栋梁,是与苏眉雪大学士齐名之人。相传他以告老还乡为由,辞别庙堂朝廷,转而重返小说家,成为小说家的诗徒长老,后逐渐归隐山林,甚少有诗词外传于世。
哪怕后来,诗徒长老心中有思绪万千,最终落笔成诗,其诗也不过在小说家小范围流传,甚少有诗文外传于世。
倘若真的要论诗徒长老的词文,恐怕也只有老一辈的人听闻过,并且熟稔背诵。如今的年少才子,也许曾对此诗文有耳闻,但却不知其出自何人之手。
虽然世人不知为何其诗文会渐少,并且不再外传,但并不影响他成为小说家的诗徒长老,成为本届祭典书关的主裁判之一。
仅仅是诗徒长老的一句话,已经足够世人陶醉其中,遐想无穷。
其文曾有一句,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曾走遍都城上百州府的都城太守,也曾在庙堂之上指点江山,也曾在州府间见识过民间疾苦。当然,他也曾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既有“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的豪情之举,也有“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情深意长。
然而,他不再是那个姓欧阳的诗文大家,不再是那个和苏眉雪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