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七章 与民同乐_百家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五七章 与民同乐

第(1/3)页

一声上酒,恍若身置酒楼之中,放下一身的风尘行囊,唤小二来一壶陈年好酒,洗涤一身疲惫与喜愁。

  一声上酒,那些手持细杆长勺的官员,同时放下长勺于一旁,继而双手放置在酒瓮酒坛上的封泥处,用力地把封泥扯开。

  酒香弥漫广场,恍若置身酒池之中。

  随着封泥的破碎,官员再度拿起长勺,继而在身旁的箩筐处拿起一个洁白瓷碗,一勺伸进瓮坛中,勺了一勺就盛满了一碗。

  每名官员都双手捧一碗清冽美酒,忽而把瓷碗放置唇边,痛快地喝了下去。

  一饮而尽,瓷碗倒置,滴酒不剩。

  众人异口同声大喊,道:“好酒!”

  场内学子场外百姓,无论是否好酒之人,见此千人同喝美酒的状阔景象,皆是酒虫大起,甚至有人忍不住连祭典都不想观看,就要寻一间酒楼去大醉一场。

  正在此时,大学士裁判朗声道:“有道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凤梧祭典酒关,不求以酒鉴人,不求以酒辨才,但求与民同乐,但求大醉一场。在本关中,场上千名学子,只考一样。谁喝得多,谁就是胜者。左右祭坛,各取喝酒最多者前二百名,即胜者四百人,共同进入下一关。”

  规则一出,众人哗然一片,皆是喜忧参半。

  欢喜者,自然是因为酒关不像前面数关一样,要考究的是酿酒之法辨酒之术,而是直接比拼个人的酒量大小,可谓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对于自认酒量不错之人,自然是心生欢喜,自以为胜算又大了几分。

  至于忧愁者,那自然便是那些酒量极差之人所发愁,甚至有些自知是半杯倒的人才,此时已经是感慨自己为何平常不练习酒量,偶尔多斟酌几杯了。

  但是,其实在此之人也都明白,酒量皆是因人而异,有人嗜酒如命千杯不醉,有人厌恶酒气沾酒即倒。

  可以说,这一关明考的是酒量,暗考的就是人之体质,更深一层考的就是人之酒品。

  甚至有人想到,如果自己喝醉了,做出一些不合礼法之事,在众目睽睽之下岂不是贻笑大方,落得被取笑的下场。

  一时之间,在场外百姓的艳羡中,诸多的学子皆是各有想法,自己能不能喝,能喝多少,喝多了会否丑态百出有损形象,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