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三八章 红尘俗事
第(2/3)页
儿欢乐绕膝,虽然清贫但也颇为自乐。可是,有一天,他们的孩子被贼人拐走了,只留下一串小铃铛。
夫妻二人伤心欲绝,丈夫日夜穿山越岭,逢人便打探消息,只是一无所获;妻子天天痴守家中,茶饭不思,以至于彻夜难免。
幸好,天不负有心人。某天有三个少年义士来到小县城,得知了夫妻丢失孩童之事,便行侠仗义助其寻找。他们四处打探,终于得知孩子是被山上的贼人偷走了。
三名少年义不容辞,深入山林中,与盗贼大战三天三夜,终于救出了孩童。
只是那孩童,已经被山贼折磨得不成人样,早已失去了童真的色彩,变得痴呆傻愣。
后来,那个孩子有没有好起来,说书人并没有说。
说书人最后说,他也许永远不会好起来,他也许明天好起来。
只要我们不曾放弃希望,那么所有的绝望悲伤,终究会成为过往。
故事讲完,第二柱香,恰好燃尽。
说书人一拍醒木,一收纸扇,一个鞠躬。
一壶浊酒入喉,飘然潇洒离去。
故事的开始,他一口道千言,说尽家中悲伤事,痛失儿女,家逢烈火。
故事的转折,他一语说人生,点燃人间执念火,不离不舍,绝不放弃。
故事的最后,他给人留下希望,飘然离去。
徒留那个锻红锦袍的身影,让台下观众仰头凝望不舍。
徒留一个红尘故事的尾声,让万千百姓燃起希望之光。
胡虚回到幕后,并没有看到观众的表情,但依旧能够听到观众的欢呼喝彩声。
在那喝彩声之中,还偶尔夹杂着几道抽泣声,只是被掩盖了欢呼之下。
不过,也没有人能看到胡虚眼角深藏的泪水。
红尘俗事知多少,何妨付与说书人。
这个普通的故事,源于胡虚多年来的说书经历,源于他曾经穿街过巷看过的人情冷暖,源于他停留酒楼茶馆感受过的人间悲欢。
更源于这段时日来,他和凌浪涯一起,为拯救孩童所做的一切。从江渡小镇到烈刀门,从河鱼帮到凤起码头,他所想念念不忘的,除却要相助凌浪涯成大事,更有对这人间冷暖的感知。
他看过渔翁的无奈,感受过妇人的眼泪,听说过农夫的担忧,也见过父母儿女重逢重逢的欢喜。
只是,他最忘不了的,是当时凌浪涯因为被追杀而失踪十多天,自己孤身一人翻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