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最好的战友_七零新婚夜,包办婚姻也很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13章 最好的战友

第(3/3)页

亲自去了一趟,陆续走访了绵州三四个贫困县下辖的贫困村。

  已经是九十年代初期了,贫困村好点的六十年代挖出来的马路,路上凹凸不平,还有半米高的大石包陡坡,堪称货车杀手,再好的技术,大货车跑这路也能把轮胎给压爆了。

  情况更糟糕的是还没挖出马路的贫困村,只有崖坡上狭窄的羊肠小道,两侧长满了野草,那是中央路面走的人多了,走出来一条细细的泥面。

  一旦雨天泥泞,雪天湿滑,不少村民失足掉下崖坡,尤其是上学求学的学生娃,春秋寒暑几乎都要从这些路上走过,摔下去也有再也有没救上来的。

  这里的村民还住着茅草屋或土坯房,又在河流流域旁边,一旦经历洪水等自然灾害,几乎是没有庇护之所,四周又是大山,也容易遭遇泥石流。

  林清雅又和赵政廉考察了当地的农作物经营,主要是水稻,玉米和小麦等常见作物,八二年包产到户后,现在村里都是自家耕种。

  年轻人大部分出去务工了,一个村将近大半都是留守儿童,有的家里父母亲都外出务工,留下小孩在家自力更生,灰头土脸,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营养不良,头发枯黄,看到生人,就露出腼腆的笑容,害羞地跑开了。

  这些留守儿童在家,有的不到十岁还要承担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以及家里土地的耕种,一打听父母好几年都没回过家了,路途太遥远了,春节也不回来过。

  已经是九十年代了,但这村里,别说彩电了,连台黑白电视机都是奢侈品,只有村长和几个外出务工挣了钱的家里买的有电视机。

  林清雅跟着赵政廉陆续走访了三四个贫困村,听到了太多关于留守儿童的故事,不由得泪眼婆娑,尤其是当妈的看不得年幼的孩子受苦。

  赵政廉微笑递来手帕,“生意人唯利是图,商人讲的是商道,像林董事长这样的企业家,承担着社会赋予的责任感。”

  林清雅摆手说不用,又掏出了自己的手帕擦了眼泪,眼睛微红地说:“什么时候说话也这么弯弯绕绕了。”

  赵政廉又伸出手,清瘦的面庞,笑容和煦而真诚:“清雅,这些年,我们是最好的战友吗?”

  林清雅莞尔一笑,和他握了握手,“我们是最好的战友。”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