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一根楔子_家祖左宗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0章:一根楔子

第(2/3)页

930年的表现就很明显,鞍山钢铁公司除了刚开始被经济危机打蒙了之外,其他时候都保持着飞速发展,1928年鞍钢公司年产原钢277万吨,1932年则增产至448万吨,1933年则突破了5百万吨,5年时间几乎翻了1倍。

相比之下,广东地区的生丝和茶叶工厂在1930至1931年间倒闭或停工了44%,上海的缫丝厂停工和倒闭者则占到了32%,很明显,这种外贸型的产业与国内的市场是脱节的,出现问题也就不奇怪了。

而大萧条的特殊社会情况让许多计划能够顺理成章的实施,比如进1步的节制资本,施行各种超额累进税,让个人所得税从3%至55%不等征收,过低收入则不计入。

这其中影响最大、规模最大最繁琐的应当属于过分利得税,即对进行第1类营利事业的公司资本进行所得税的征收,利得额超过资本额20%者,始为课税,实行11级超额累进税率,最低1级利得额超过资本额20%至25%者,按其超过额征收10%,最高1级为利得额超过资本额150%以上者,按其超过额征收91%;

比如劳工法,虽然在限制工时方面作用有限,但提高基本工资还是能够做到的;

比如4马分肥,从官商合营企业中拿出部分利润给予工人,以提高其消费能力。

还有许多工程也能够进1步的发展,从左念微上台开始,1927年即开始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筹建农村医疗体系。

大萧条开始之后,1930年实现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全免,推动农村地区通水通电,立下了“1个房间1个电灯”的大目标;

1931年全面取消农业税,推出农业综合补贴,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

1932年全面推进农村低保,颁布实施农业生产法,加大农业综合补贴,增加预算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

1933年推动农村人口的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现免费,增加预算扩大农业金融和保险试点;

1934年开始对农民购买家电予以补贴。

与此同时,城市化率也有明显提升,中国的城市化率从1928年的30.2%上升至1933年的35.5,城市化带来了大量的需求。

首先是对钢铁等物资的需求,让许多重工业企业发展的比大萧条前还要快,其次是对茶叶、丝绸等商品的消费能力提高,农村和城市的消费能力都提高了,缓解了外贸型企业的困境。

但谁都知道,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政策,1934年中秋之际,正难得能够休息1天的左念微在作为总统别墅的西山别业里见到了石子任。

石子任刚刚从4川调研回来,刚回京便带着1沓子报告找到了左念微。

“这份报告主要关于农村征地问题……”

听着石子任的报告,左念微点了点头,但并未直接做出回答,而是转向了另1个问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