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志愿第四支队_家祖左宗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1章:志愿第四支队

第(2/3)页

,4月中旬,革命盟军与国际纵队成功在前江江畔击溃了法国殖民军,1路北上,威胁殖民军右翼。

面对革命盟军的猛烈进攻,尽管法国并不太在乎印度支那的殖民地,但法国依然做出了积极的应对,开始从非洲等地抽调军队前往镇压,从5月上旬开始,6续有1万余人前往印度支那,极大的扩充了当地殖民军力量。

对于法国的动作,中国政府立即进行了呼吁,但实际上很难称作真正的反应,目前盟军最主要的武器来源仍然是兰芳共和国。

兰芳还是有1定的工业基础的,其国内的3大国防公司——东万律兵工厂、东万律飞机制造厂以及坤甸海军部造船厂有着基本的生产能力。

东万律兵工厂能够生产1些小口径的身管火炮以及老式75mm山野炮;坤甸造船厂建造过海防舰、布雷舰艇和快艇;东万律飞机制造厂则能够进行飞机散件的组装,并生产除了发动机等核心部件外的0件。

虽然没有什么宝贝,但支持1下海对岸的革命盟军还是足够的,而且这些小厂产物在某种程度上更适合他们。

除此之外,越盟也能够通过兰芳共和国的商道获取1些必要的物资,中国的援助如何转化为越盟的物资也同样是如此。

对于兰芳的动作,中国自然也要有所表示,毕竟如今法国还是兰芳第3大贸易国,冒着激怒法国的风险去做这件事,对于兰芳来说自然也是1个战略赌博,赌的是未来在南洋地区的地位。

当然,客观来讲他们也没有选择的余地,只是这样大家脸上都不好看罢了。

想要马儿跑,又不想给马儿吃草肯定是不行的,作为回报和奖励,中国自然会解决兰芳的贸易损失,给予贷款援助,提供商业资源等等。

对于兰芳的行为,法国自然也分外恼怒,随即对兰芳进行了制裁,并且发表了措辞严厉的警告,这时中国外交部自然就要动起来了,帮兰芳继续打掩护。

整个6月,就在这样的混乱中度过,谁也说不清到底是什么情况,但能够清楚的是,当法军不断的增援到达时,当地的抵抗力量的胜利也越来越弱。

6月中旬,数艘法军巡洋舰越过马6甲进入南洋,随后法国海军对印度支那的海上运输进行了有效的阻断,兰芳的商船不能再抵达印度支那。

抓住这个机会,外交部立即在法国海军的增援方面大做文章,敦促法国保障地区的航行自由和贸易自由,并宣称“考虑派遣军舰前往南海进行护航”。

舆论场上的交锋在7月发展至顶峰,1936年7月7日,越南独立同盟会华人书》,同盟会宣传干事,中国志愿者阮必成于南洋爱国者联盟报刊《亚洲解放者日报》上发表《亚洲之独立斗争》1文,两篇文章在华人世界和亚非拉世界中得到了广泛传播,欧美左翼报刊也纷纷转载。

7月11日,外交部再次敦促法国当局尊重殖民地人民的自由权利。

法国并未对此进行针对性的回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