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新坦克_家祖左宗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4章:新坦克

第(2/3)页

目标地点之后,众人才察觉到真正的麻烦,在很多时候,当地的部队的士兵们往往只认他们指挥官的命令。

  虽然备忘录中要求他们先找当地指挥官报道,但实际中的问题很多,找不到人很常见,找到了人但对方又不给予证明也很常见。

  对于具有一定自尊心和爱国情怀的人来说,当自己的国家陷入战火的时候,却还要迎接外国的军事观察员,流血是自己国家的士兵和平民,而他们却能从中学习宝贵生命换来的经验,这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

  因此,冷眼也是常见的。

  但能来这里的也都不是一般人,这些青年军官们除了在军事上有所建树,头脑也比较灵活,倒是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此时,远在热河的左念微也接到了张绍曾的报告,其对西班牙的近况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并着重关注了德国人的表现。

  一并寄回的还有一篇二八式坦克的作战考察报告。

  而左念微如今也正好在做这事,即将卸任的左念微将主要心思放在了军事方面,鉴于德国在西班牙的表现以及英法两国近年来的军事调整,世界局势上已经笼上了一层阴影。

  虽然说,抛开陆军规模恢复这一特殊情况,国防力量表面上并没有明显的提升,但背后的改变并不可忽视。

  左念微再次来到热河的试验场,在上个月的试验中,来自各家的坦克经过了一轮考察,目前只剩下绥远重型机械厂和首都第一重型机械厂的产品。

  首都第一重型机械厂和南京第二重型机械厂研发的两款重型坦克都称不上好。

  前者的设计是典型的间战期设计,空重42吨,三座炮塔,分别是一门75mm炮和两门20mm炮;后者重39吨,搭载一门95mm炮,且装上了7架机枪,而且两辆车的越野性能也艘堪忧。

  对于这玩意儿,陆军自然是敬谢不敏,陆军对于重型坦克自然是又爱又恨,没有人会不喜欢这种钢铁巨兽,但陆军的实际需求又让陆军不可能在重型坦克上花太多的心思,这就让陆军的眼光颇高,完全超出了这个时代的设计能力,而两家机械厂也只能无奈摊手。

  但在中型坦克方面,倒还是有一些能看的设计的,在经过一些测试之后,陆军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双方回去敲敲打打,又带来了改进之后的产品。

  一型车来自首都第一重型机械厂,空重17.3吨,焊接炮塔,铆接车身,乘员五人,即驾驶员、航向机枪手、炮手、装填手和车长;

  武器为一门48mm长身管炮,以及并列机枪、炮塔顶部机枪、车体航向机枪,共三挺7.5mm机枪;

  悬挂为板簧、独立式,即五个大直径负重轮,转向机构为普通的差速器式;

  动力为一台220匹马力十缸风冷汽油机,六个前进档与二个后退档,理论公路最大时速每小时40公里。

  二型车来自绥远重型机械厂,绥远重型机械厂是个小厂,规模不大,主要生产拖拉机,坦克生产的规模与歆记的汉阳拖拉机厂其实差不多,这次能拿出这样的设计,也确实超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