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自动步枪_家祖左宗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5章:自动步枪

第(2/3)页

,弹药通用、射程、成本,还有枪、弹本身的故障和缺陷,都是问题。

  想要说服这些人并不容易,从某种角度来说,美国人陆军废驰倒也是一件好事,可以轻装上阵。

  当然,美国人该固执的时候还是很固执的,就比如使用全威力弹的M14自动步枪,广受诟病。

  后世人人皆知中间威力弹药的好处,而且也确实好,但奈何现在的人们并不相信。

  敢迈出第一步的人永远是极少数的。

  但对于中国来说,情况倒还不算是糟糕,主要有五点重要因素。

  首先,左念微本身的见识,以及其在军中威望足够,可以让那些将军们坐到桌子上,站到试验场上好好看看,也可以推行到小范围进行实验。

  用证据说话永远是处理内部矛盾的第一利器,强压并非是一个好选择,它的局限性很大,而对于以后的影响则难以估量。

  这方面的关系有些接近士兵民主,司令部的指令依然是说一不二,但这并不妨碍基层官兵表达自己的想法,发挥自己的积极性。

  第二,陆军规模本身也控制的比较好,即便在陆军裁军条约结束之后,陆军的规模也仅是维持在了150万人的规模,同时短期内没有战争计划,对于产线调整并不敏感。

  这一点对于很多国家来说都是很难接受的,生产线一改,调整、试产和测试就要花差不多一个季度的时间,而产能恢复又要大半年时间,一条生产线前后要折腾一年时间,耗费的资源也很多,将宝贵的资源投入前景不明的方向,对于很多国家来说显然是无法接受的。

  相比之下,多武装一些军队显然更有价值,步枪在战场上太不起眼了,真正的价值也只有在合适的体系中才能发挥出来。

  这也就是第三点,国防军正在努力推动机械化进程,这种趋势有利于自动步枪的推进,而第四点则对这一点也有促进作用。

  未来国防军的一个重要战场就是太平洋,小范围的作战有利于强化精兵良械的思想,当然,岛屿作战的运输问题也同样会让人心生忌惮。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自然是经济的发展,三十年代之后,工业化迅速推进,二十年代的积累与三十年代的迅速工业化相结合,使得经济表现较好。

  大萧条对于贸易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工业化程度提高、基础建设等方面也提高,贫富差距有所缩减,但经济还是有些问题的,共和政府做不了计划经济,那个水平太高了,但是通过政府向未来的社会借钱还是能够做到的,简单的向各行各业分配也是能够做到的。

  近两年全世界经济进入恢复期,世界贸易逐渐恢复,家底更厚实的中国发展势头不可忽视,赚的钱大于欠的钱,政府与社会自然也是有些钱了,不用像大萧条期间那样紧巴巴的算着用。

  正所谓“有钱万事不愁”,只要有钱,换枪换炮都不是问题。

  美国人浪费钱的事干多了,但为什么没有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