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战事与难事_家祖左宗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8章:战事与难事

第(1/3)页

  【别忘了你手上的武器是由出价最低的承包商制造的】

  各家国会议员皆是如此,而坐在军部办公室里的将军们同样不会在乎士兵的手感和习惯。

  这些东西只会在将军们反对某样东西时出现。

  而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只要性能达标,符合军队的实际需求,那就一定是捡便宜的来,价格越低越好。

  可以打个比方,国会和军部老爷们就是“抠门的爹”,军工部门就是“省钱的娘”,而军队往往是“败家的儿”,能够勤俭节约的军队那可太稀奇了,对于列强的军队来说,厉行节俭这件事说着容易,但做起来那可太难了。

  和惯于铺张浪费、只喜欢好东西的军队不一样,军工部门一向都是精打细算的。

  无论是哪一个国家,都能看到看到很多老旧玩意儿被改一改之后继续发挥余热,军工部门可以说是勤俭持家的标杆典范。

  但军队却截然不同,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军队自然喜欢吃好的、喝好的、用好的。

  一战时,为了获得半壶茶,英军士兵可以用维克斯重机枪空射上千发子弹,法军士兵可以为了携带一瓶苹果酒将上百发子弹就地抛弃,还有什么嫌弃辎重麻烦就地抛毁的更是数不胜数,别说什么子弹之类的小东西,摩托车、卡车等大家伙儿也赫然在列,美国人在一战后就抛弃了大量的汽车、拖拉机和火炮。

  即便是二战时期的日军也不是没出现过这种情况,只是相比于英美要少的多罢了。

  而在本国也不例外,边境冲突中浪费弹药补给的行为数不胜数,远的不必说,就论近的,第四支队入越之后,经常出现战役胜利之后抛毁辎重军械的行为,屡禁不止,搞得石华川等人只能让越军的人返回回收,而回收的辎重自然也就直接送给越军了。

  什么幅轴受损的马车,什么堆砌在工事内的土木材料,什么故障的枪械,拆封的弹药补给,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没把出现故障的大炮、摩托车和汽车也扔了。

  连相对缺乏补给的第四支队都尚且如此,自然更不必提有保障的军队了,平常或许管的严一点,而等到战时……大炮是不敢扔的,汽车多半能拖回来,但故障的摩托车恐怕就难逃抛弃的命运。

  而这样的事情自然也不独现代有,古代自然也是有的,当年朱棣远征漠北之后班师回朝,嫌麻烦的明军一路上遗弃了大量的辎重与兵器,以至于返京以后朱棣不得不令人组织民夫再去把它们捡回来。

  而遍观古今,发达之后依然不忘节俭的军队也独此一家了。

  想让列强的军队省钱,那还是洗洗睡吧,就连当初的俄国人,那也是交通不行,后方军需送不上去,手里没得造,才显得老实的。

  相比之下,具有生产性质的屯垦兵团在这方面就要好多了,对于军需的使用要节省得多。

  平常或许还能够靠着完善的宪兵体系约束一二,而等到上了战场,再想要约束这些事情并不容易。

  甚至说,抛弃一些弹药还算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