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2章:沉默
第(2/3)页
的英国士兵迈着散乱的步伐前往码头登船,以往那些包着红头巾、耀武扬威的印度警察也消失不见了。
这些变化都让日本国内的混乱更进一步。
但是时间不等人,国防军的行动或许会与英法两国的态度有关,但绝不会与日本的态度有任何关系。
1938年12月8日,大雪节气
在一场薄雪中,整备完毕的第一军在连云港正式启程,大小四十余艘战舰和几十艘货船组成的庞大的舰队已然组编完成,向着东京湾进发。
同一天,一如四十年前一般,面对着来势汹汹的舰队,东京的权贵们齐聚一堂,召开了一轮新的会议,只是这一次天皇已然不具备一锤定音的能力,裕仁那所剩无几的威信早已随着被乱军杀死的永田铁山一道,被丢到太平洋里去了。
似乎是命中注定一样,在这群权贵们丑态百出时,两百多名青年军官士兵手持武器,闯入会场,向那些已经被吓破胆了的政府要员、豪商巨贾开火。
这场兵变由步兵第22联队发起,意在逼迫内阁改变态度,坚决抵抗而非束手就擒。
当然,日本人的兵变可不玩一点文的,上来先杀几个人再说。
参与兵变的官兵总计五百多人,他们又选出两百多个勇士,前往皇宫、国会大厦等地方“劝说”官员,而其他人则继续前往其他军队驻地鼓动兵变。
在这其中,有人认为不抵抗就投降是辱没他们身为武士的操守,玷污了家族的荣耀,有人则认为只有顽强的抵抗才能会让中国人正视大和族,从而能在以后博取更好的下场。
对比兵变,内阁下令宵禁,同时勒令近卫师团镇压,但前者并没有用心镇压,以致于交火的范围逐渐扩大,隔岸观火的各部队也逐渐被拉下水。
在如此混乱的局面下,数十名叛军乔装打扮成平民,偷偷溜到了首相官邸附近,然后再集体换上军服、拿出武器。
他们迅速制服官邸警卫,控制了首相清浦奎吾。
这位首相只是各方力量推举出来的招牌,这位从明治时期的老人现已八十八岁了,作为山县有朋的继承者,屡次组阁,每每都以失败告终,广受宪政派批评,出任这个政府的首相也只是给糟糕的名声上续添一笔罢了。
面对眼前坐在榻榻米上的老头,为首的少佐鞠躬道:“首相阁下,很抱歉这么冒昧地打搅您的休息,但现在的局势已经紧迫到不得不这么做的地步了。”
“你们是想让我同意防御到最后吗?”
“为了日本和大和族的未来,绝不能轻易放弃抵抗,那样只会让金陵人轻视我们。我们知道最终不可能获胜,但奋战会证明勇武和血性,至少金陵人以后不敢把我们当作奴隶......”
情绪激动的少佐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而清浦奎吾只是一边咳嗽,一边静静的听着,一晃间想到了四十年的那次内阁会议,自己的领路人山县有朋大将也是如此言说,而最终的结果......
老首相并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