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8章:临界质量
第(2/3)页
来,《宜从速备战草拟》到现在还没出内阁,更别提上国会了,这就导致目前的一些项目的财政预算显得有些尴尬,再加上大地震和对日用兵,这两年的财政也不大好看,都出现了赤字。
说到底还是现在这个独特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枪打出头鸟”的道理大家都知道,除了少数速胜派,大部分人,包括中立人士,基本都主张“缓战久战”策略,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延缓开战时间,尽可能在开战前发展自身,积累自身;
而一旦开战,则需抱定“长久对抗”和“世界大战”两个决心,前者不必多说,后者则是提醒一些人要对国际局势敏感,这场战争必然不会是两国交战,而是列强混战,各有各的联合,也各有各的保留。
现在的局势很糟糕,就在德军出兵挪威后不久,这个红色国家的缔造者,罗莎•卢森堡旧病复发,紧急入院,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最高委员会内部的态度还是恢复到了之前的局面——
德国人在此时梭巡不前:
备战进度不尽如人意,重要战略资源的物资准备也逐渐透露出一些问题来;
对俄干涉没有继续出兵,红鹰军团一直维持着十万人以下的规模,干涉主要是向芬兰提供援助,使其增派志愿者,但这在兵力都已经达到两百万的红白两军面前,还是不够的;
另一方面,德国在登陆挪威后也没有继续向英法占领的卑尔根等城市挺进,更没有继续朝瑞典动兵,致使瑞典在月初宣布导向英国。
就在今天,英国、法国、瑞典、挪威临时政府、丹麦、荷兰、比利时,以及波兰和俄国在巴黎共聚一堂,计划签署一个互助条约,搞一个反德同盟,而德国人对此还没有什么反应。
说实话,这还是让人有点失望的,但也不要紧,开工没有回头箭,如何抉择是德国人自己的事情,中国的基本战略目标是可以走殖民地斗争的路子的,无非是快慢粗巧的问题。
在驳回了海军部的提议之后,又接到了来自顾问室的消息。
“阁下,周先生那边已经安排好了。”
“好,备车,我马上就到。”左念微将文件放到一边,脸上不禁露出了些许微笑。
不久之后,左念微便低调的来到了首都格致大学,在一栋小楼里,一名约莫五十岁的科学家在自己的实验室里等候着来人。
“周先生,前些日子的报告我都认真看过了,辛苦您了。”
左念微与眼前的人握了握手,对方名曰周启午,1885年生人,早年间家境贫寒,工读入学,是本国核物理学的先驱,从1923年来,一直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也是少数能够直接参与这方面研究的科学家。
核工程问题上,左念微表现的并不着急,因为急也没用,老老实实搞点基础,剩下的等到时机成熟了再去赶也不迟。
而且,左念微在这个问题上也一直主张大胆选用年轻人,因为本国的底子太差了——
1920年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才120万人,本预科、研究生,再加上高等实业学校和师范学校,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