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简单胜利,俄国与澳大利亚_家祖左宗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1章:简单胜利,俄国与澳大利亚

第(2/3)页

查之后,认为油田的主题没有受损,保守估计每年可产出700万吨石油。

  在1939年的最后几天中,南洋方面军又向着苏拉维西、西苏门答腊、荷属新几内亚等岛屿继续挺进,尤其是荷属新几内亚的失落,让澳大利亚方面越来越紧张——现如今英属新几内亚已经三面环敌了。

  不过,对于中国来说,战争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也有必要解决,不同于打日本,基本接近于剿匪,对于完全占领一块地方而产生的若干问题要复杂的多。

  比如后勤问题,怎样跨海远征,运输调度如何,船队保障如何,运力分配如何,虽然这次战斗非常的轻松,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完全的提现,但也有必要关注;

  还有战利品分配问题,多大的要充公,如何保证能管理起来,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军队素质下降,劫掠成风的问题,也要预防;

  还有战术战略问题,占领地的资源运转以及地区处置问题等等。

  总之,相比于前线的战斗,后方的各种分析或许更麻烦。

  当然,反思检讨的同时也要向前看,荷兰人的问题解决了,剩下就是英国人和美国人。

  整体上来说,荷属东印度的资源非常丰厚,全球90%的奎宁、70%的橡胶都出产自这片士地,未来要是在太平洋跟美国人打仗,缺这两样东西足以让美国人头疼了。

  除此之外,荷属东印度还有丰富的锡、镍、铜和石油资源,这也是工业的重要原料。

  二战中,战略轰炸对于油田这种生产设施的破坏能力十分可观,历史上英美对普罗耶什蒂发起了空袭,首次投弹310吨,导致当地炼油厂损失40%的产能,而等到44年苏军进入这里时,当地的产能已经不足20%。

  这一行动想要在东南亚复刻并不难,甚至更简单,首先是作战线程,从澳洲出发到两大油田的距离都在2000公里左右,甚至比北非到普罗耶什蒂还要近些,其次,相比于罗马尼亚重质原油,东南亚尤其是婆罗洲的轻质原油更易燃烧。

  只能说,拿了这两处油田不代表就能高枕无忧了,国内的油田还是要加快开发速度,那里要安全的多。

  因此,总参谋部的意见还是尽快对东南亚的英国殖民地出击,在将英国从东南亚赶出去之后,立即调转枪口,进攻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人口有700多万,新西兰160多万,从《威斯敏斯特法案》签署后,两国的行政体制日趋完善,也拥有基本的工业能力,澳新两国动员120万人应当不是问题,历史上他们的员额就已经达到了100万,本士作战自然更多。

  事实上,从今年初开始,澳大利亚议会就已经通过了动员法,并着手恢复武装,在法国战役后,澳洲开始组建远征军,目前约有9万人奔赴非洲和欧洲为宗主国效力,还有接近2万人在马来亚,本士大约有8万人,在海外的十多万人素质相对更高,本士的则普遍缺乏军官,但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士兵素质并不算差。

  以此为基础考虑,己方至少应当投送12个师,在不考虑路途损失的情况下,大约需要240万吨船运量,以标准系数计算后,大约需要220万登记吨位的货船,约占本国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