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导弹_家祖左宗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59章:导弹

第(1/3)页

  “通过复杂的数学建模和迭代计算,我们可以设计出最优的炸药透镜形状和起爆序列,确保冲击波能完美地、同步地从四面八方均匀挤压中心的钚球,在钚-240杂质造成破坏性影响之前,就将其压缩到临界点之上。”

  “那么,计算的难度?”左念微对于冯诺依曼方法和九轮运算都有着基本的了解,前者要简单些,单问题数十万次级运算,后者则要难得多,单问题百万次级运算

  “很大,但也并非没有机会。”

  “这绝非普通的工程计算。关键在于,我们要模拟的是一系列发生在百万分之一秒内的、相互耦合的极端物理过程。”

  王淦昌拿起粉笔,转身在旁边的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化的示意图:一个球体(钚芯),外面包裹着多层不同形状的炸药块(透镜),最外层是密密麻麻的起爆点。

  “您看,当我们在外围这些点同时或按精确序列引爆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会像石头投入水中的波纹一样,向中心传播。但这些‘波纹’不是在水里,而是在高速运动、剧烈变化的固体炸药和金属中传播。它们会相互碰撞、叠加、反射、变形……最终,我们需要所有这些波纹,在同一个瞬间,以完全相同的压力,严丝合缝地同时‘拍’在那个钚球的整个表面上!”

  “这需要求解一组极其复杂的偏微分方程,描述冲击波在不同炸药层以及金属壳体中的传播、相互作用以及对钚球产生的压力、温度、密度变化。每一个点的状态,都依赖于它周围点的状态和前一瞬间的状态。”

  “而我们目前的方法‘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Method),您可以这样理解,我们把这套方法分成了四个步骤——切豆腐、算格子、滚雪球和看结果。”

  “我们把要计算的这个部分组成的整个空间,用无形的网格线,切割成无数个非常非常小的立方体格子,就像把一块豆腐切成极细小的丁。”

  “然后,对于每一个这样的小格子,在时间上,我们也把它分成无数个极短的瞬间。接着,我们运用物理定律,写出描述这个格子当前时刻的状态与它周围邻居格子在上一时刻状态之间关系的数学方程。”

  “再然后,我们从已知的初始状态开始算。知道了起爆瞬间每个格子的状态,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代数方程,计算出下一个极短时间点上,每一个格子的新状态。接着再用这个新状态作为起点,计算再下一个时间点的状态……如此反复,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最终模拟出整个爆炸压缩过程。”

  “最后,我们特别关注在压缩达到顶峰的那个瞬间,钚球表面和内部各个点的压力、密度是否达到了我们需要的均匀超临界状态。”

  石子任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所以,就是把一个连续变化的复杂大问题,拆解成无数个小格子、小时间点上的小问题,一步步算过去?嗯……听起来思路是清晰的。难点在于格子数太多?”

  对面的两人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并没有继续说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