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利用传媒的力度_热门大搏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4章 利用传媒的力度

第(2/3)页

者:您刚才也介绍到公司第一板块业务,就是通信业务,公司的天线实际上在载人航天、北斗上面都有采用,可以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李先生:公司是从2003年第一次参与到国家航天在星载天线这块的配套工作,到现在为止,有20年的时间,20年来,我们总共参与了应该有上百个型号任务,这么多型号里面,我们没有在任何一个型号上面掉过链子,没有影响到卫星发射后在轨运行的性能指标。  “降本增效”新趋势   证券时报记者:感觉公司对产品一直追求于,一是直径上的比较大的特色,还有就是质量上会比较轻这方面。   李先生:在航空产品方面,我们瞄准的主要还是大尺寸、高精度、复杂结构、高难度的这些功能件以及航空器的功能件为主。   这一类产品在轻量化上面,主要是因为材料因素,因为是碳纤维的,所以质量肯定是比金属的要轻,公司长期以来也是围绕这些高难度的功能件,像这种复杂结构的,比如说航空器的进气道、机翼机身臂板、舱门这些高难度的辅材的结构件。   在地面通信产品板块,由于天线的口径是决定天线性能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那么公司想要去做大口径,又要机动灵活,前提就是不能太重,要保证减重的话,我们就可以做一些可折展轻量化的设计,比如说整个反射面是可以折叠展开的、自动折叠展开的,比如说天线的结构,或者是复合材料也可以进行减重。

Z券时报记者:公司从成立到现在,主要进行了哪些研发投入?下一阶段的研发方向大概在哪里?  李先生:在通信这条线,宇航产品板块,公司以星载天线的低成本制造为主要研发方向,以及如何去设计我们的柔性生产线,如何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因为目前我们的产品主要是应用于大型宇航产品,比如高轨卫星。   在地面通信产品板块,公司未来的一个研发方向还是聚焦于多频段复用、多极化,然后可折展、轻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bsl88.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